('\n
“嗯,谷虚子师伯给我们这一代的弟子按北斗七星取得名字,我最小,所以唤瑶光。”
张三丰见他年岁尚小,但口齿伶俐,说话虽然有点慢,却条理清晰,眼神明亮,心中着实有些欢喜,又想起前不久四侠张松溪离去时候的建议,不由得心中一动,便开口问道:“是个好名字,施者不德,受者不让,德交归焉,而莫之充忍也……是谓瑶光,瑶光者,资粮万物者也。”
瑶光有些茫然,他虽然比同年龄小孩成熟聪明,但对这大篇的古文却还是懵懵懂懂,一窍不通。
到是莫声谷隐隐有些知道,这应该是《淮南子》中的一段,大体意思应该是‘施恩的人不自以为有恩德而求报答,受恩惠者也不故作姿态而谦让;美德聚集归附于他身上,却不显出盈满……这就是瑶光,所谓瑶光,是养育万物之意。’
瑶光这边正发呆,又听张三丰突然开口问道:“瑶光,你可愿拜入我三弟子门下为徒?”
突然这么一问,把瑶光问的一怔,他虽然很想拜入俞岱岩门下,但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机会实现愿望。
张三丰见他没有反应,心头有些失望,也以为瑶光是不愿意拜入残疾的三弟子门下,但他虽然心中不喜,但生性宽宏,也不以为意,只是叹了口气,道:“既然不愿……”
“我愿意,我愿意的!”瑶光这时候才回过神来,急忙叫道,“祖师爷爷,我愿意的,刚刚,刚刚是欢喜的傻了。”
莫声谷一声大笑,“我就知道小瑶光必是如此,他可盼这事盼了好久了。”
张三丰也是心头喜悦,他心知以俞岱岩的伤势,此生只怕能保住性命就算是万幸了,但能有一个弟子,这个弟子还是视他如父的好孩子,也算是有了传人了。
古代人极为重视传宗接代一说,就算是武当山上大多是道士,也讲究有个传人后代,不至将来落个身后无人的下场。
“既如此,我就做主,代岱岩收下你这个弟子,过些日子等你师父醒了,你再去给他磕头行礼,正式奉茶拜师。”张三丰微笑着说道。
瑶光忙跪下给张三丰磕了三个头,道:“多谢祖师……不,太师傅。”
“还有我,还有我呢。”莫声谷也笑嘻嘻的道。
瑶光有些不好意思的望了他一眼,开口叫道:“七师叔。”
“好!好!好!”张三丰心中快慰,不禁捋须微笑,一连说了三个好字,方才转身离去。
莫声谷用手拍了拍瑶光的头,想起前几日瑶光的话语,不禁道:“总算让你得偿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