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使臣往喀尔喀部进行军事演习,把每年研制出的重型武器展示一番,不仅威慑漠北,更是要让准噶尔部看到朝廷的军事实力。
准噶尔部早在顺治年间随卫拉特各部归于大清,而且康熙三十七年,也再次向大清臣服。这些年准噶尔部的经济发展,一直离不开与内地的互市贸易。早在康熙年初,准噶尔台吉、牧民每当昕说有人去内地贸易,无一人不攒凑带些牲畜,想着要易换些东西。策妄阿拉布坦继承首领之位后,准噶尔与内地的贸易更为频繁。
贸易商队大都经由哈密、嘉峪关、肃州一路到达京城。贸易人数也由噶尔丹时期的“不得过二百名”改为“以三百限”。商队携带货物除了部分带到京城外,多数都在途中便已售卖一空。
胤禟自己便行商,如何不知道这些年皇阿玛一直在扶持准噶尔,如"进藏熬茶"商队常常得到朝廷"资以口粮,帮给驼马"的帮助,贡使携货至肃州,凡有倒毙马驼,也尽数予以补给。
皇阿玛把贸易当作羁靡"外藩"的手段,是为了笼络准噶尔上层贵族,保证西北边障的安宁。这一切都有必要让策妄阿拉布坦知道,而沙俄,则永远不可能做到。
胤禟以其出色的外交能力,与策妄阿拉布坦进行了一次又一次会面,策妄阿拉布坦多少为他的真情实意所打动。
相比之下,沙俄则是不断侵扰。
康熙五十二年,俄国从土库曼人和布哈拉人处获悉有关黄金和金沙的传闻,他们计划"……溯额尔齐斯河前进,进而直抵叶尔羌,每隔不远,即构筑响堡……第一处咽堡应设在额尔齐斯河旁雅梅合沃盐湖之地,由此可再向前延伸,并找出宜于设置其他明堡的新址"。他们经过周密的核查后,得知"准噶尔人治下有一城名叫叶尔羌,位于达里亚河上,沙金即出自该地"。彼得一世立刻决定"占有这座富有的城市"。俄国政府派出东、西两路军,东路溯额尔齐斯河而上,向斋桑湖、巴尔喀什湖挺进,西路从里海东岸循阿姆河旧道前进。然而西路军出师不利,途中遭到希瓦人的伏击,六千侵略军全部覆没。东路军由布赫戈利茨率领两个团步兵,七百骑兵,一小支炮兵和七十名工匠,于康熙五十四年十月侵入准噶尔管辖的亚梅什湖畔。他们建立稠堡,设置防御工事,并准备留下过冬。
亚梅什湖,在中国的文献中,称为达布逊津尔,距额尔齐斯河约六俄里半路,溯额尔齐斯河而上,可进入中国西北地区。它是通向后贝加尔湖的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也是准噶尔北部地区的重要贸易中心,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