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的时间短,只挑了要紧的说,而嘉平关的事则让同样知情的宋清给聂玄解说。
聂玄儿时是见过萧岭的,萧岭是他父皇做太子时的太傅,后来聂玄和聂至到了进书房的年纪,他父皇也曾想过请萧岭出山,再任太子太傅,萧岭虽被“请”来了京城,却以年事已高为由拒绝了。
他是名满天下的大儒,纵容是皇帝也不好强逼为难,只得就此作罢。只是在他走之前,还是请他见了见两位皇子,为两位皇子开蒙。
萧岭只给他们说了句话,读书人,求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当时聂至才八岁,聂玄不过五六岁,对他的印象便只有这句话,听宋清说完了边关战事,便又想起儿时的事,便借着蒋明珠的口与宋清闲聊了几句。
宋清自小跟在萧岭身边,听他提到萧岭,面上便不自觉地带了点笑意:“是,外公教我,第句也是这个。小时候只觉得顺口,哪里懂这里头的意思,只年纪越长,才越觉得这几句话说来简单,做来却是不容易。”
聂玄与他聊得投机,这些日子以来,他能接触的人便只有蒋明珠个,看到的听到的,除了女则女训话本笔记,就是家长里短的后宅琐事,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教着蒋明珠,看着她点点扭转局势也别有乐趣,但少有点失落。
没想到宋清只不过十六七,比他还小上两岁,想法见解却都十分契合,两人聊了会儿,均有点惊喜。
蒋明珠尽责地做着“传声筒”,他们说的话,每个字她都知道是什么,每句话也都听得明白,但很东西却并不能真切地感受到,只勉勉强强地跟得上他们的思路,
平日里聂玄偶尔让她想,让她分析,她也明显觉得自己越来越能猜到聂玄想让她注意到的地方,但听宋清和聂玄说话,才知道聂玄平日里对她其实是刻意引导,诸提点的,心中既有感动,又不由有点沮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