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毛德祖、王修等人纷纷开口劝刘裕继承大统,刘裕捋须不语。他之所以派傅亮前往建康杀害司马德宗,除了门阀世家蠢蠢异动外,便是真想代晋自立了。
与杨安玄争斗不胜,刘裕见识到雍军的强大,已经失去了扫平杨安玄的信心,如今他年岁已大,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登基称帝,将来像晋王朝那样,凭长江天险而守,拥半壁江山,与杨安玄划江而治。
见谢晦不作声,刘裕问道:“宣明,你意如何?”
当初刘裕派傅亮回京送请罪疏,谢晦便隐约猜到了刘裕要杀鸡儆猴,用强硬手段镇服门阀世家。不过他以为刘裕是准备对付琅琊王,没想到居然是鸠杀天子,如此举动欲图自立之心昭然若揭。
谢晦想了想,道:“主公天赐神勇,威加海内,振臂一呼,天下景从,代晋而立,本是水到渠成之事。”
刘裕伸手捋须,听出谢晦话语未尽,笑道:“宣明只管直言。”
“主公可曾听过‘昌明之后有二帝’的谶语?”谢晦道。
刘裕点点头,道:“可是当年简文帝游兰台时,看到谶书上书‘昌明之后有二帝’之事。”
“正是”,谢晦沉声道:“简文帝多年无后,听道士所言临幸一个宫女李陵容,果得两子一女。”
谢家是顶级门阀,对当年宫中密闻知晓甚多,众人都侧耳听其细说。
“李太后当初怀孝武帝时,梦见神人寄语,称其所怀是男孩,当继承大统,应取别名为昌明。”谢晦侃侃言道:“孝武帝出生之时,东方初明,简文帝为其取名司马曜,别名昌明。”
毛德祖讶声道:“简文帝既知谶语,为何还替孝武帝取别名昌明?”
谢晦道:“此乃天意。据愚先祖称,简文帝替孝武帝取名之时忘记了谶语之事,后来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