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王绪越感得意,羽扇轻摇,好整以暇地吹嘘道:“太原王家人才辈出,文武风流,出任宰辅者多不胜数……”
“王谢堂前燕,亦有飞入寻常百姓家之时。”清亮的声音打破王绪得意洋洋地自夸。
王绪拍打着羽扇,怒吼道:“何人胡言乱语?”
杨安玄从容站起,拱手道:“王大人,洛阳天寒,非江南可比,大人保重身体,免得着了风寒。”
“黄口小儿,你是何人?”王绪用羽扇敲打着案几喝道。
杨佺期心中暗爽,捋须微笑道:“王内史,这是小儿安玄,年少不经事,有话藏不住,还请王内史莫怪。”
王绪冷着脸,斜眼看向杨安玄,喝道:“无知小儿,胆敢轻慢我王家。自汉以来,我王家有皇后三人、三公五人、宰辅十一人,就算你杨家曾是四世三公,又怎能比。我王家功在社稷,厥功谁比,‘王与马,共天下’,何尝未有太原王家之功。”
杨安玄立刻回应道:“大人说‘王与马,共天下’有太原王氏之功,不知文献公(王导)泉下作何想,珣公听此言论会不会与大人理论一番?”
王绪脸色一变,他失言了。太原王氏虽然逐渐势大,堂兄王国宝阿谀会稽王成为中书令,但琅琊王氏根深柢固,尚书左仆射王珣深得天子信重。若是被王珣得知自己信口胡说,怪责起来恐怕连王国宝也护不住自己。
看着四周杨家人似笑非笑的脸,王绪推开案几,怏怏地起身道:“本官一路劳烦,不胜酒力,想早些歇息了。”
王绪听到身后大堂爆发出的笑声,紧咬牙关,面容扭曲狰狞。
杨佺期吩咐道:“撤下残席,重新开宴。”
少了王绪障眼,堂上都是自家人,气氛更为热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