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梨花村,这个二百多户的小山村,依山旁水,错落有致,漫无边际的群山,山上梨树很多,每逢春季,漫山梨花争相开放,装点山峦,犹如仙境。
山村里的村民生活虽然清贫,但是民风淳朴,八十年代末,这里的人们开始重视教育,破天荒的出了一个大学生,名字叫做郑秋山,今年二十岁了,在省城医科大学上大一,人长的眉清目秀,性格平和,喜欢独自一人思考。
这不放暑假回家,没事总是喜欢独自一人跑到后山上,爬上大树,眺望远方,最喜欢的就是傍晚,山脚下的山村,升起袅袅炊烟,郑秋山都会欣喜如狂,陶醉其中。
回到村里,郑秋山刚进家门,才三个月大的小侄女的哭声从屋里传了出来,郑秋山心里一暖,他非常喜爱小侄女。
家里已经做好饭菜,爸爸妈妈已经坐在炕里,哥哥郑秋林笑着对弟弟说:山子,又跑山上去了,快吃饭吧,你嫂子特意给你炒了盘鸡蛋呢。
郑秋山对哥哥非常尊敬,哥哥比自己大五岁,初中没念完就回家务农了,对弟弟十分关爱,尤其弟弟考上大学以后,在村里走路都昂首挺胸,爸爸郑富强,五十八岁,又发花白,身体硬朗,妈妈身体一直不好,常年咳嗽,身体消瘦。
郑秋山坐下「妈,你吃鸡蛋,你身体不好,哥,以后别让嫂子特意给我做吃的了。妈妈笑着说:山子,妈咋吃都这样了,你可不行,上大学可累脑子,快吃吧。
门外传来嫂子甜甜的声音:山子,嫂子做的怎么样,你哥特意让少放盐,说你口轻。话音没落。嫂子抱着孩子,边给孩子喂奶边走进屋里。
郑秋山不太喜欢嫂子,嫂子家也是本村的,小学都没念完,家里母亲有病,在炕上躺了三年多,就在三年前去世了,和哥哥也是通过介绍的,当初要了三千彩礼,那可是全村最高的了,害的家里借了两千高利贷,今年才还清。
对此秋山一直耿耿于怀,但没有表露出来过,礼貌的说「挺好的,谢谢嫂子」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吃完饭,收拾利索后,嫂子抱着孩子回自己房间了。
哥哥坐在炕沿说:山子,你的学费还差点,我和爹这几天拉沙子,挣点,在拉几天就够了,你要安心学习呀,你看看咱们附近,头疼脑热的,两个大夫都没有,最近的乡卫生院都有十七八里路,你学医可以好好给人看病啊。爸爸也点头说:山子,你哥说的对,好好念书,我和你哥身体好,家里有你嫂子呢,你妈也清闲多了,吃了你带回来的药,这几天我看轻多了。
郑秋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