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们也无不夸赞,唯有王奇毫不留手告知了自己与他人差距。他虽然很是感激,但这种方式,面子不大好看。
——十多年来,从未有人接二连三地将他揍得鼻青脸肿过!
而今他在营中历练一年,已然有了一丝蜕变,自然要找王奇“切磋切磋”了!
当然最终结果是,他又被揍了一顿,鼻青脸肿地回家了。
是以他又定了一个目标:待跟随父亲征讨刘备归来,再寻王奇一决高下。
九月许昌,天气愈发凉了。
昨日称象后,大街小巷皆在传闻曹冲之事。有创意的群众甚至编排衍生了几个版本广为流传,听得知晓真相之人十分好笑。
不过这些事都与曹植无关。
自推测出他也许知晓自己的将来,整整一日曹植几乎都在思考如何才能忆起往事。但人总有一个特色,越想记得的东西越难记起,是以哪怕曹植绞尽脑汁整整一日一夜,除了将自己弄得疲惫不堪,没有任何成效。
他只能晃着略微晕眩的脑袋,无奈地前往书房上课。
他走过花园时,却听得一个清朗的声音唤道:“四公子。”
曹植回头。
出声之人,却是郭嘉。
郭嘉本是颍川之人,投奔曹营后家眷却并未跟来。他身体也不太好,便循着曹操先前吩咐,在曹府住了下来。
他如今已有而立年纪,看起来却不过二十五六。许是身体不大好的缘故,面色总是透着病态的苍白。但他那双深邃的眼眸,时刻提醒他人这位手无缚鸡之力的俊朗文士,实在不可小觑。
曹植便走近郭嘉,躬身行了个礼:“郭先生。”
郭嘉手中还握着个杯子。一旁有茶釜,釜下有尚未熄灭的炭火。鼻翼间还能闻到一丝茶香,想来他先前定在煮茶自饮。
但他并不在亭中,反而在一株苍松之下。
这一株苍松,是来到许昌这日曹操亲手植下的,如今已亭亭如盖。郭嘉便在这绿茵里席地而坐,神色坦然且悠闲。
任谁见到这样的人,第一眼都会觉得舒服、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