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范德伯格提出了早已构想好的教科文体系,阐述完之后他说:“我有一个想法,这个教科文体系其实可以与前面讨论的社会保障投资体系对接起来。你们完全可以想象,在教科文体系建立起来后每年都会有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毕业,其中肯定有些是持有创新项目并且想自己创业的。‘正义国际开发银行’和‘正义国际财富基金’完全可以根据风险回报率对这些创新项目进行投资。这样既能加快这些创新项目走向市场,还能分散投资风险。”
宁说:“这当然没问题的。无论是开发银行还是财富基金都是根据各国出资比例组成委员会,确定投资计划。你们完全可以在委员会上讨论这些投资方案。我认为你们现在要做的是讨论好学历专业资格互认,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和教科文体系的细节,然后付诸实施。”
众人于是就这些细节进行深入讨论,最终确定了具体方案。然后会议就又开始了对大战略的讨论。讨论的议题是:攻占索科特拉岛后向埃及以及巴尔干的战略发展,爱尔兰问题,攻占澳大利亚后向菲律宾的发展,还有如何应对英国战略收缩后的印度。
印度,是没有人想去开地图的。讨论主要是围绕着如何分裂印度,以及具体可操作性有多大。最后众人得出的结论是,最佳选项是把印度分裂成对峙的南北两块——印度
教地盘和非印度教地盘,这样势均力敌才好玩。具体的操作手法是,利用大公正义完全控制正义洋海权的优势,软硬兼施迫使西北部和东北部的非印度教港口船只更换大公正义的蓝底白z字商船船旗,同时遏制南部印度教地盘的海运从而迟滞其工业发展。只要南北差距拉大了,矛盾就会越来越大,到时候南北印度想不死磕都不可能。
关于爱尔兰问题,众人觉得既然爱尔兰人民有强烈的独立意愿,那么大家显然应该照顾一下爱尔兰人民的这种情绪。不过爱尔兰有点远,该在哪里训练这些爱尔兰狂战士给大英帝国添堵呢?是在巴尔干还是在埃及比较合适呢?商量后决定,还是在巴尔干比较好,毕竟一批爱尔兰人从英伦三岛出发,经海路到欧洲大陆,然后到巴尔干去打工,这听起来比较合情合理。如果是到埃及打工,一个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