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若是我家东西不干净,为何独独你家孩子吃出了问题,这么多人都没事呢?”她边说边一挥手指了指店里这么多食客。
砸门那人还没等说话,他旁边一个妇人就接过了话茬:“李大姐,咱们也不是故意要寻你的不是,但是我家的小三子也是经常在你家吃东西,前些日子也犯了魔怔,和崔大哥家的小子一模一样。还有前巷薛大嫂家的闺女,都是经常在你这儿吃东西的,也是一样的症状。我们三家住得很远,平时也没怎么走动过,三家孩子都不在一起玩,要说有什么共同之处,那便是常在您这铺子吃东西了。李大姐,大家都是街坊邻居,谁也不会故意寻谁的不是,但是自家孩子遭了这等罪,总要有个说法不是。”这妇人说话有条有理,旁边围观的人越聚越多,大家都是街坊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很快就有围观的人小声附和着。
“李氏汤包店去不得,会被鬼上身的,听说这都两三天了,好几个常去她家吃饭的人都魔障了,还都是孩子,要我说,这一定是李寡妇家阴气太重,他家男人在下面看不得她天天抛头露面,这是给她提个醒啊。”
“什么阴气太重,她家男人都死了十几年了,要出事儿怎么早没出事儿?要我说啊,是她家那个铺面下面埋了不干净的东西,你没听说吗?她家那铺面原来是太平天国处决犯人的地方,这几天雨太大,冤魂散不去索命来啦!啧啧。总之是去不得了。”
他们把话一说开,七嘴八舌地一顿胡吹猛侃,王江宁也算听明白了。这李寡妇开的李氏汤包店,是一家小有名气的店铺,以汤包和馄饨新鲜料足出名,天天都排队,每天只卖到中午就售罄打烊了。按照这些人的说法,附近街坊有三四个小孩最近都先后遇到“鬼上身”了,说是有的疯了有的傻了,而这几个人共同的特点就是经常去李氏汤包店,这一下各种说法就纷纷冒出来了,一个比一个邪乎,绘声绘色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李寡妇虽然依旧面不改色,和店外这些人叫骂着,却毕竟单拳难敌四手,对方人多势众,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李寡妇很快便落了下风。
这个局面王江宁也没预料到,这群人不但言之凿凿,而且还真是周边无冤无仇的街坊邻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