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贾氏一族的下一任族长,见习什么的,是很有必要的。只不过因为有贾瑚在,珍大爷习惯性的只听不说。
此时见贾家这所私立学校已经无可挽回,终于是开了口,“爹,这样的学府,真的能行?”
贾敬没好气的瞪他,“怎么不行?又不是要考科举,这样教出来的孩子,至少都会有一技之长,将来总能在这世上讨口饭吃,即使是那些想要科举的,不也是有几位老先生在吗?有那几位在,只要有心,科举并非难事。正好,蓉儿和他弟弟也不是读书的料,让他们到这里念书也是便宜。”
贾珍被自家老爹一阵抢白,闹了个没脸,不敢再说什么,他果然和贾修文八字不合,每回有他在,他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仔细一想,他那儿子的确不是读书的料,随他们去吧。虽然和贾瑚不对付,可不得不承认,那小子的许多决定却多是对的。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贾瑚的乱入,贾珍被丢到了军营里,成亲时间自然晚了,贾蓉虽然被生出来了,可是年纪却比贾宝玉小了两岁,当然了,和秦可卿的亲事自然也就不可能了。
新的教育法令一下,整个大齐沸腾了起来,不少有识之士看出了这个方案对于整个大齐的好处,纷纷以实际的行动支持当今的法令。
或如贾瑚这样建一所私立学校的,或是让族中子弟进入学校的,又或者出钱出力,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的,百姓们更是奔走相告,相继把家中的孩子送进学校。
不说每日一餐中饭,单单每季两套校服,对于百姓们来说,条件实在是太好了,只说学费全免,又能学得知识和一门手艺,这些是劳苦百姓们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儿。
出于大家意料之外的是,本来被众人一致不看好的女学,居然也收了好多学生,贾瑚感叹,果然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至于那些不看好这种教育理念的人,不管是贾瑚、卫姜还是申屠潜都不在意,他们相信,一切都会变好的。
贾琏成亲的日子定在了十一月底,日子有点赶,本来以杨家的意思,杨媛本就是他们的掌上明珠,自然想要再多留她几年,奈何贾琏已经二十出头了,在这个年代来说,已经算是大龄青年了,可不能再拖下去了。
好在贾杨两家对这两个年轻人的终身大事早就有所准备,现在虽然忙乱,却是忙中有绪。
“大哥,明儿陪我去抓一对大雁吧。”贾琏风风火火的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