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属意文官还是武职?”
“石公这是何话?”刘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前朝旧事,本朝时政正好好地讲着,如何突然说到小子头上来了?”他一动不动地站了小半个时辰,胸前背后早窝出一股子热汗来,绕着围屏吹进来的也是暖风,解不了半点闷热。“莫不是琨有什么做得不到之处……”
“老夫别无他意,此事今日暂且不说,”不等刘琨话音落地,石崇就接过去了活头:“请辞临晋侯宴请,并非老夫杞人忧天。”
“莫非石公于朝堂之上听到什么风声?”
“越石上前来,”石崇拍了拍榻沿,招呼刘琨坐下。“朝堂之上能有什么风声?不过若以王巨君喻杨文长倒也恰当,只是当今圣天子可不是前汉哀平二帝。哀帝十七岁继位,平帝九岁继大统,不过都是王巨君手中木偶傀儡罢了。国朝当今圣天子神武聪俊,开创大业,有超世之才,如今局面可是陛下一刀一剑从血雨腥风中拼杀出来的。”
“这么说来,杨文长便是有王巨君之能,恐怕也难以翻起什么波浪来。”刘琨欠着身子,挨着石崇坐在在罗汉榻沿上,又给他盏里续了饮子。“何况以小子看来,临晋侯与那王巨君比,只怕差得远了去。”
“越石方才与二陆论政,陆机提到‘后汉失御,祸起京畿’一说,此话当真不假。”石崇端起盏子,满满饮了一口,接着在刘琨的服侍下,退去外服,只着一件大袖襦衫。“当今圣天子代魏牧天之初,便定下分权之策:先是分封同姓诸藩王,在外屏守地方;接着晋升外戚勋贵,在京都统御诸军;又招揽百官,在朝堂打理政事,最后由天子一人总揽大局,掌控宇内。藩王、外戚勋贵、百官三方互不侵犯,又相互制衡,陛下设计了这么一个稳当和谐的三角格局,真是煞费苦心。”
“如此一来,‘三杨’更是如同阴沟里的泥鳅——翻不起半点浪头来。”
“越石说说,‘后汉失御,祸起京畿’是何故事?”
刘琨自幼熟读百家诸史,这一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