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权贵看到高升的产业规模越来越大,赚得盆满钵满,以魏国公为首的很是心动,威逼利诱不成,甚至想要害高升性命。高升在崇祯的支持下,猛烈反击,予以重创,也进一步强化了高升在南京的地位。
毕竟闯军的建虏的实力还是摆在那里,虽然闯军很顽强,还是败多胜少,京师以北的几十座城池沦陷,建虏甚至一度肆虐到了山东。
周围形势严峻,李自成感觉大顺军已经无法再长期坚守京师,于是决定退回陕西(崇祯十七年九月下旬),主动放弃了北直隶,建虏随即控制了大明京师,声势大涨(崇祯按照高升的建议,下诏谴责李自成将汉家王朝几百年的都城拱手让于建虏,是汉家的罪人,希望他能够戴罪立功)。
经过这样的重大失败,李自成的疑心颇重,再加上吴三桂在几次战斗中没有全力以赴,疑之,吴三桂感觉到了危险,也觉得李自成败局已定,为了自己的前途,于是先一步投清。
吴三桂投清,进一步加深了李自成的疑心,然后在牛金星的谗言下,冤杀李岩,宋献策出走来投高升。这进一步导致大顺军式微。
十月初,两军战于河北保定、定州,吴三桂刚投清军不久,急于表现,所以作战很勇猛,大顺军两度受挫。在真定又经过一天激战,互有胜负,李自成好不容易才摆脱,经固关退入山西太原府。这时,位于太原府北面的大同总兵姜镶已经和阿济格投降,留在这里很容易被建虏两面夹击。李自成继续南撤,只是留陈永福驻守太原。
十一月,主力渡黄河向陕西进入西安府。多尔衮和众臣商议,迁都北京。
崇祯按照高升的建议,立即写信给李自成,表示愿意出兵协助,从山东直取北直隶,策应大顺军。如果大顺军有请求,大明也可以派军进河南援助,此举为了显示大明是很遵从当初的约定。李自成自然没有意见。
崇祯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立即命令黄得功和高杰各领一路兵马进山东予以策应。由于多尔衮的主力已经调往山西、陕西和河南北部,在山东留驻的兵马不多,而且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