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这么好的机会可是不多得的。
“诸位,我知道你们最希望听到的是什么,可是我今天来给大家讲的就是一个仁字。”
赵洵扫视了众人一眼,随即清了清嗓子沉声道。
“何谓仁?我相信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所看到的仁也就不同。那我就来说一说我对于仁的浅见。”
赵洵清了清嗓子道:“仁有小仁,也有大仁。何谓小仁?所谓小仁指的就是妇人之仁。而大仁则指的是天下之仁。这两个仁面对的对象不同,广度不同,自然带来的效果也就截然不同。妇人之仁不好吗?当然也不全是。只是站在全局的角度来看,这种仁义带来的效果并不一定像想象之中那么完美。而所谓的大仁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要追求的。因为这种大仁能够带来的好处不光是我们自己享用,而是全天下的人一起享用的。如此一来,你们应该就可以明白为什么我一直在云游天下了吧。我希望能够把大仁传递到更多的地方去。”
赵洵这一开口就把一众长安城的读书人给震住了。
他们着实没有想到当世儒圣赵洵如此有见地。
光是这一番话,就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小仁和大仁之说让他们开始很是认真的思考自己之前的过往,他们到底有没有按照赵洵说的那样,去追求大仁呢?
“儒圣,我有一个问题。若是我们想要追求大仁却没有实力怎么办?”
“这个问题很好。大仁的追求并非是那么虚妄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当你们身处高位的时候,理当追求关爱百姓。而如果你们赋闲在家,没有能力对百姓关爱的时候,依然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来为朝廷建言献策。”
赵洵稍顿了顿,继而接道:“只要你们拥有一颗大仁之心,随时都可以追求。”
“先生高见。我们这下算是明白了。”
长安城的读书人听到这里之后皆是对赵洵佩服不已。
赵洵此刻可谓是相当的淡定。
“你们能够明白这个道理,接下来追求所谓的大仁就会容易很多了。其实浩然书院的建立就是为了大仁。书院接受的并非只是内室弟子,也包括了很多的外室弟子。我们之所以要招收这么多的弟子,为的就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赵洵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惊呆了。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好一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不愧是当世儒圣,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