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好笑,倘若她不是深知洪萱这番说风就是雨的脾性,还真误以为洪萱是因自己这番言语恼了呢。
不提这厢洪芷如何无可奈何,却说洪萱路回至房中,不免翻箱倒柜的顿折腾。大丫头杜若并玉蘅瞧见了,心下狐疑,遂赶上来问道:“姑娘找什么,不如吩咐声,叫奴婢去找。”
洪萱壁低头翻着箱笼,壁开口说道:“我记着咱们回京的时候,是将家里的旧衣裳都打包收拾起来的。我现在想找几年哥哥旧年的衣裳——我能穿的。你们且帮着起找找。”
杜若与玉蘅听得面面相觑,越发狐疑起来。思量了会子,玉蘅隐隐猜到了洪萱的想法,因说道:“好年前的旧衣裳了,即便是找出来二爷也不能穿。姑娘若想要什么,不如吩咐针线上的人另做了来,如此岂不省事儿?”
当年在江州时,因考虑到成日练武打猎,家中给洪茅做的衣裳大都是短衫武服。且那会子洪家窘迫,经济上捉襟见肘,实不能像大户人家般,每年按例按季节的做衣裳。总是大人的衣裳改小了给孩子穿,哥哥的衣裳不要了又给妹妹做。如此好些年下来,洪萱都是穿着洪茅的旧衣裳过来的。
及至后来家境好了,洪萱因不耐烦钗裙繁琐,外出时候也经常换了洪茅的旧衣裳穿。因此洪萱提旧衣裳,玉蘅便立刻猜想到洪萱是在家中拘束得紧了,想要易钗而弁的出去逛逛。
只是如今洪茅在国子监念书,且算得上是文人脉。自古文人清高,于繁文缛节上是十分看重。如此来,洪萱再穿着洪茅当年的短打衣裳外出就不合适了——至少不能像当年般,打着洪茅的名号做些事情。倘若因此叫外人瞧见,参洪茅个有辱斯文的罪名,岂不是她们姑娘的罪过?
玉蘅的话十分有道理。洪萱思量再三之后,终究放弃了翻找当年旧衣裳的想法。因想到府中周姨娘的庶子洪苇今年十四岁,虽然比她还大两岁,但因着常年拘在内宅并不运动的缘故,反而生的十分柔弱,同她的身量差不。
洪萱寻思了会子,起身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