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抵达京中,自己便被这少年太监告知,可以在后日同入宫。这是否表示太后并贵妃脉已经渐渐接受了有洪赋家归来的理国公府。这样的信号,不光是老夫人杨氏,就连理国公府上下众人也都看的分明。
不提理国公众人心下如何思量,只说时候不早,那少年太监还得回宫回复圣上并娘娘。遂喝了盏新茶之后,便告辞而去。理国公府众人在老夫人杨氏并国公洪贯的带领下,直将那少年太监行人等送至府门外,且看着众人身影远去不见,方才回转府中。
这少年太监行人等刚走不久,理国公府上下回入府中,继续闲话絮叨离别旧情。理国公夫人冯氏拉着洪萱的手,寒暄说话。留意到洪萱手上的老茧,心中不觉起了怜惜之情。问及众人当年在江州的生活,是何等困顿艰难,再看到洪萱身上穿着佩戴,是忍不住心中微酸。
众人又是顿哭顿说,正热闹的时候,外头又有门子来报说,孙太后派了宫中太监来宣懿旨。众人闻言,又是惊,立刻将撤下的香案又摆了上来,启中门跪接。
这回来传旨的太监便是孙太后身边最得用的心腹李德海。他过来的目的其实和那少年太监般无二。都是替太后娘娘瞧瞧洪赋这家子究竟如何。再赏赐洪赋家金银衣料若干,并寒暄问对了几句,因快到了宫门落锁的时候,竟连杯茶水也没喝,径自回宫了。
这么翻折腾下来,便到了掌灯十分。理国公夫人冯氏亲自去厨房张罗了饭食酒菜。家人围在起吃了顿晚膳。
这也是理国公府二十年间以来,头次各房齐聚的顿团圆宴。众人心头如何盘念,自不必道来。
只是大户人家向来食不言,寝不语,规矩森严。又有理国公夫人冯氏并她的长媳陶氏带领各房媳妇在旁伺候,给众人布菜成汤,举动,十分殷勤。让洪萱这等没规矩惯了的人吃的十分忐忑不安,总有种欺负了长辈,如坐针毡的感觉。
好在那饭菜香甜可口,各种珍馐齐备,倒也满足了口腹之欲。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