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的说话,还是从俗讲中衍生而来的呢。您说师兄们做完法事就去瓦子耍,那为什么不叫他们去瓦子弘法,广播善念,以作修行?”
汴梁城中,大大小小的瓦舍有几十座。
瓦舍作为综合性的娱乐场所,因为北宋不实施宵禁,也愈发兴盛。瓦舍之中无论是杂耍、曲艺还是赌博,各种娱乐活动都有,分在瓦舍内各个棚中,引得市民纷纷前来消费。
北宋的百姓,业余休闲生活丰富得很呢。
云雁回所说的,其实也是瓦舍发展壮大之后,逐渐也会形成的一种形态,只是他直接将成熟的理念提出来了。
了然一听,心中翻来覆去想了一遍,若能践行,道门何足挂齿?
“这真是个好主意,可如今哪有僧人会俗讲,咏经,梵呗,都是要精通的。唐时灭佛法难,俗讲早已失传。”
云雁回上辈子就是搞宣传工作的,很知道其中的关键,“俗讲衍生了说话,如今法师若觉得可以,再从说话中借鉴了便是,您觉得呢?”
了然拉住了云雁回的手,老泪纵横,“我就知道,你天生是佛门弟子……”
云雁回:“……”
“就是啊,雁师弟小小年纪,却如此有条理,不愧是师父看上的人。”惠冲因刚挨了骂,想着讨好师父,连忙说道,“师父,到时候我头一个去说经。”
“你先给我抄经书一百遍去。”了然冷漠地说了一句,“此事我要回禀方丈,雁哥儿,我越想越觉得,这是适合如今普度世人的大好方法,若是成了,我定要让方丈为你减免房租。”
寺庙年年做善事,施药施粥,但是这样的方法,却更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云雁回一听减免房租,开心得不得了,他不正愁怎么慢慢给郑苹减负么,“谢谢法师。”
不想一场无心的谈话促成了这样的好事,了然去与方丈商谈了此事,没几日,云雁回便被叫去,是要商谈此事。
方丈本就认识云雁回,早知道了然喜爱他,也知道他机灵,但是没料到小小年纪思路就这么清晰,心中也很是欢喜。
方丈问道:“雁哥儿,你与了然说的事,了然转述给我了。我想问问你,雁哥儿,你真的不打算出家吗?”
云雁回哪知道又拐到出家上来了,只得无奈地道:“方丈,我虽未出家,但是人人都把我当未来的和尚看,我自己也认为大相国寺是我家,在家出家,又有什么区别呢?”
方丈听出亲近之意,不由欣喜,“我也知道不可能了,你可是独子,只是遗憾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