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勇组织木匠用了四天就将这些棉花纺织工具做出来了,轧花机、弹弓、轧棉机、纺车、织布机在天禧二年正月三十提前二百年诞生了。
孟鸣找了几个家中手脚麻利的又懂纺麻布的女佣,按照他说的方法操作,棉花变成棉布需要比较复杂的工艺流程。
首先打包的棉花,经过开松,把里面的棉籽用轧花机和棉絮脱离,露出里面的棉絮。
然后把露出来棉絮经过大弹弓弹得大而蓬松,经过轧棉机一个长得像刺猬的滚轮,进行梳理。这个过程被称作梳棉,梳理分为普梳和精梳。一般来说精梳浪费掉的原料更多,一般需要的棉花纤维也更长,得到的棉布杂质越少,质量越好。
经过梳理的片状棉花会再次经过一个小一点的皮辊罗拉,变成棉条。
棉条再次被细分成为更细的类似于线的样子缠绕在一根管子上。
得到的这部分棉条会被送入纺车进行加捻,就是把棉条进一步变细,拉长,纺车将线头拉起绕转在转盘上,水利纺车转动时摆棉条,使棉花条上的棉花连连不断拉成了纱线绕在纺车上,一般来说我们缝衣服用的都是棉线了,里面包含至少两根有的是三根或者四根棉纱。
得到了棉纱之后被缠绕成小的纺锤,送入织布机,横竖交错织成了布。
用了一个时辰试验、调试机器,由于不熟练就纺了三丈棉布。
前两丈线脚不均匀,稀疏不一,孟鸣就叫裁下来丢弃。
最后一丈就合乎他心中的标准,就叫这几个女佣继续织,又织了九丈后,这十丈棉布比麻布软多了,可以直接用,就是纯白色,以后需要印染。
这不就叫来农庄上的几个会蜡染的老婆婆,进行印染。具体步骤就是把白布平贴在桌面上点蜡花。点蜡的方法就是把蜂蜡放在瓷碗里,用火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