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鸣回到他房间,理了一下爹娘对话的内容,他这些日子光了解自己之一小家的情况了,一直没具体了解只他爷爷这一支的情况。
孟鸣爷爷叫孟贤,是个老童生(通过了县试、府试,但未考上秀才的读书人),今年五十三岁,是个里长,当了10多年。
爷爷一妻一妾,孟鸣奶奶是正妻,五十一岁,育三子一女:嫡长子孟柯三十二岁,妻张氏廿九岁,又二子一女;嫡次子是孟鸣的爹,别不赘言;嫡三子孟康廿三岁,妻柳氏廿一岁,一子一女;嫡女孟娇廿三岁,已出嫁。
爷爷的妾室赵氏,育有一子一女:庶子孟祥十八岁,妻刘氏十六,尚未有子女;庶女孟眉,十六岁,待字闺中。
老家有良田七百亩,前些年老爷子分了家,大伯是嫡长子分得最多:良田三百亩,村里新宅一座,一亩见方。
孟鸣他爹分得良田一百亩,县城房宅一座,一亩见方,粮店一个。
三叔分得良田百亩,村里新宅一座,一亩见方,木器铺一个。
最后庶出的祥叔分得良田五十亩,县城房宅一座亩七分见方,自谋出路。
老爷子自留良田五十亩,每房儿子每年需给老爷子纹银五十两支用(祥叔除外),分家单每子一份,签字画押,官府备案封存。
照着情况,应无纠纷,孟鸣还觉得老爷子不是顽固不化的人,其实现在是北宋初期,还没到南宋理学兴盛的而压制人性的时候,这时人的思想还是比较开明的,颇受唐风影响。
从这分家单上可以看出孟鸣的便宜爷爷是个明白人,为啥出现让二堂哥去孟鸣家店里去当账房学徒,一定有内情。
孟鸣又了解他的大伯父家的的情况,去年也就是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大伯父考上了秀才,他大堂哥也考上了秀才,父子同是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