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并无师尊,但有?老师。
上清宗传承千年,在教导新弟子之事上尤为老道,并不一味遵循师徒传道的风俗,而是先为新入门的弟子安排大课, 分了班次学道,对于授业师长统称老师。
等到这些?弟子修为渐渐精深,对仙道的感悟逐渐深厚,可以自行择选敬慕的同门前辈拜师,既是师徒, 也是同道。
祝灵犀天赋出众,她在执笔画符的时候有?种近乎本能的直觉, 入门后的第一堂符箓课, 别人还在照本宣科, 为一枚入门级的感气符苦思冥想,她已?挥笔立就, 令授课的老师止不住地惊叹“有?这般天赋,我又能有?什么可教你的”。
随着?年岁增长,祝灵犀在符箓一道上的天赋越发显露无遗,名声越发响,渐渐有?人给她冠上了“小符神”的名头,风头无二?,愿意收她为徒的人数不胜数,可她至今没有?拜师。
细究起?来,她并不是目中无人、谁都看不上,而是还没有?想好。
她还没有?想明白,她究竟要走什么样的路。
祝灵犀从玄霖域出发来山海域参加阆风之会,出发前,传授她课业的老师借来明镜台,为几个昔日学生检测道心,祝灵犀也上明镜台检视过自己的道心。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她走过明镜台,照出来的结果并不算好。
明镜上密密一层秋霜,灰蒙蒙不见镜中人。
授业老师安慰她:明镜台映照出的道心,只是修士当下的心性,既不能证明修士的过去,也不能预示修士的未来,能昭示的唯有?当下。
祝灵犀不知这说法里究竟有?几分是宽慰之词,又有?几分是真?相,只是在那?次后留了心结,虽不至于畏惧明镜台,到底还是有?点芥蒂。
她不知道,她究竟是哪里做的不好,让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