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吹到了那个青葱的岁月……
【3-2】
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不久,江水青通过“京港人才交流机构”附属的“京港青少年交流中心,”从香港来到北京,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进修。从一个弹丸之地来到一个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都,对第一次来到北京的江水青来说,一切都是有待探访的惊奇。虽然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江水青还是抑制不住好奇心的驱使,迫不及待的开始了探访老北京的行动,故宫、长城、圆明园,天坛,什刹海那是必去的,她还经常一个人,去那些遗址和景点写生。
这年的十一月初,她一个人带着写生画具来到了香山,此时的香山已近深秋,霜降已过,气温下降,层林尽染,秋风起时红叶散,可谓万叶飘舟,十分淒美,正是赏叶和写生的好时节。江水青早上先去了香山的樱桃沟,在樱桃沟可以很近距离地观赏红叶,这是一条山谷,谷底溪流清澈,两则长满樱桃,她沿着谷底的步行道一直走到了水源头,绕过元宝石的景点后再往回返,赶往香山的主峰——鬼见愁。与樱桃沟不同,如果说在樱桃沟是“近赏红叶”,那么鬼见愁上就是‘远观红林’了,对于一位有追求的艺术青年,江水青当然要满足这种远与近的不同的感受了。
鬼见愁海拔只有557米,山虽然不高,但山势陡峭,地形险峻,丘壑起伏,因登攀艰难而取名“鬼见愁”。江水青倒不觉得艰难,一路的山景美不胜收,她走走停停,边看边画,不知不觉中已到达了顶峰。果然“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来了,最震撼的是那一片气势如虹的满山红叶,染红了天,也染红了江水青的眼睛。她急忙来到那个传说中的“大师位”,架起画具,作起画来。所谓的“大师位”是指赵无极,吴冠中等大师都曾经在这个位置上写过生。
天色渐渐向晚,夕阳给红叶镀上一层金辉,整片红林在余晖里像一块巨大的正在燃烧的琥珀。
江水青还在一心一意的沉醉在创作中,来顶上观景的游人都已经络绎下山。香山深秋昼夜的气温落差很大,太阳已经下山,气温开始骤降,一阵硬梆梆的冷秋风吹来,江水青不由的打了个冷颤,光线也已很暗,不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