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奥斯曼人接连不断的反攻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战斗工兵进行的另一次大规模的爆破攻击就展开了。五十多万枚以各种方向精确横向飞舞的重霰弹发挥出了比之前似乎更突出的作战效果。尽管此时的奥斯曼人有临时构筑起来的工事体系,可是也同样在一个波次的打击之下再次遭遇到了上万人的伤亡损失。经过这一次猛烈爆破攻击的打击,原本还有一丝希望的奥斯曼人也在这时候彻底的萎靡下来。除了极少数精锐,再也没有大规模的队伍展开反击了,则也让各部队的压力降低了很多。
当然,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接连不断展开的炮击却一直没有停下,再次在连绵几十轮的开火之下伤亡损失三万多人之后,再也承受不住压力的奥斯曼主力也就在这时候开始彻底的崩溃乃至溃逃起来。
根据以往的作战经验,在敌军展开溃逃的时候,防御力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下降了,因此开炮的炮手们在这种情况下也开始填装更多的标准中霰弹展开接连不断的开火。仅仅几分钟内的十轮开火就以一百二十万枚标准霰弹再次让数以万计的奥斯曼人倒在了从背后接连不断袭来的弹雨之下。
就这样,奥斯曼人的大军再一次在作战中遭遇了歼灭性的打击,参战的二十万人马除了三万多人最终逃脱之外,十六万人不是在战场上被击毙,就是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当成伤员被就地处决,还有很多人在被俘之后遭遇到清洗和处理。连同波斯人在内,时隔二百多年以后整个安卡拉一地再一次尸横遍野。唯一可以放心的一点儿是因为天气还算比较寒冷,又不是缅甸或者莫卧尔那样的战区,让队伍没必要因为顾及瘟疫就必须尽可能的离开。大军还是动员了临近地方的不少当地人协助负责打扫战场,并搜集可燃物,点起了熊熊的大火。
在安卡拉一代休整的几天时间内。大军也没有闲着。这一次作战中消耗掉的常规炮弹乃至爆破弹药特别是铅弹并不算少。不过比近现代的战争方便一点儿的是在这个时代的战争中,只要拥有专门的模具,铅弹是很容易回收之后重铸的。不论是爆破用的铅弹还是寻常的霰弹都是如此,只要没有镶嵌在一些尸体内造成太大的回收成本,就都可以回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