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他说,沙漠之人恃其边远,必不设备;乘其无备,卒然击之,必可破也。
他说,袁绍与乌桓有恩,而袁尚和袁熙兄弟犹存,不可不除。
他说,刘表自知制不住刘备,故而不敢重用他,然不重用其,刘备又有何用。
他说,虽虚国远征,公无忧也。
曹操遂率三军,远征乌桓。
长路漠漠,人马难行,他本就身体不好,浑浑噩噩地跟着大军来到这易州,却是连马车都坐不住了。
曹操意欲回军。他力拒:“某感丞相大恩,虽死不能报万一。”
建安十二年七月,曹操又再听从了他的建议,抛弃辎重,率领轻装部队千里奔袭。
终于……
窗外,斜阳渐落,秋风乍起之时,卷走了这年秋季的第一枚落叶。
“先生!”
他终究还是没能等到曹操的凯旋,公廨里越来越冷,冷得他连再看一眼自己的勇气都没有了。
时冷时热的身子,像极了他死前的那一刻,犹如被煎熬的脏腑,四肢百骸都叫嚣着痛楚 。难道是之前没有死透么?所以,要再来一遍。
不!不会!
他亲眼见着自己的灵柩入土,也亲眼见着那一年之后的火烧赤壁。
曹操因那一战之败而退居北边,刘备因那一战之胜而盘踞西南。
自此,和江东孙吴三足鼎立。
他有些生恨自己,这一场旷世之战,他没能在场,若他尚在,战局会不会依旧如此,历史又会不会因其而改变。
直到看见了司马的崛起,他忽然明白,他们不过是青史长卷下的一记笔墨,留于后人的,亦不过一道名字。
年幼时,他曾读过: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
于是,为名而战,站在这一世的巅峰,俯仰了天下,到头来,他的魂魄依然冷得瑟瑟发抖,史书卷不成温暖,笔墨画不出情之一字。
遍及全身的刺痛,如一把把被轧断的钢针,狠狠地钻入了骨髓。不知道是不是那一场的赤壁之火,险些将他的魂魄都烧尽。
没有人能够瞧见他的这一缕残魂,自易州来,飘零于三国,然而,在他真的觉得自己快要被这场大火焚尽之时。
有人破空而来,一杆银枪,一袭白铠,似天将踏云,枪影倏转,竟是将其残魂劫出,纵然他深知,这人救的并非是他。
但自那一战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