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慢慢的,这些医道大家们发现,通过这种不时的讨论,他们看待问题的眼光有了变化,许多困扰多年的问题,居然迎刃而解了。
因着这一事,一场拜师礼变成了医学研讨会了。众位名医聚在一起,不时的将自己半生医治的典型病例拿出来与人分享。
贾环可是不遗余力的对老道长灌输知识共享,方能将医术发扬光大的信念。还结合后世中医因从业者敝帚自珍,导致中医几乎被西医挤出医学界的事实,逐步的给老道长洗脑。如今,老道长为了中医计,对着这些来的好友们也灌输了起来。
这一来,半个月的时间又过去了,贾环安心的在他的静室中背着《汤头歌》、《药性赋》、《十八反》、《十九畏》等等,从后世来的他明白,中医学习,基础十分的重要,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才行。
而这一时间,白云观云集了几位名医,一人随口提点他一句,好过他实践良久的。半个月后,众位名医意犹未尽的各自归家了,这几位可都是医痴,有此相聚提高医术的机会,大家都不愿意回去,只恨不得日日与众人抵足而眠。
最后还是贾环说了:“众位先生治学之严谨,令人敬佩。只是众位都是当世名医,有多少病人等着先生们救治,半个月的时间交流经验也尽够了。众位先生不如相约明年此时再次相聚,或在白云观,或在各位心仪之所。众位还可以带上中意的晚辈后生一同前来,通过交流心得体会,以期提升大家的医术。如此可好?”
几位年过花甲的名医听了贾环的话,不禁点点头,“此子所言及是,那来年的此时,咱们再聚如何?”
众人纷纷点头同意,此时却有一个不同的声音问道:“这样的医术交流的确让我等受益非浅。只是民间俗语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如今许多的医学之家都有不少压箱底的东西,若或有一日为他人学去了,却又如何是好?”
说话的人是个二十多将近三十岁的人,应该是同长辈一同出来见世面的,他的这番话倒也得到不少人的共鸣。
贾环笑了:“先生此言差矣!”贾环才三岁,这声音软软糯糯,好听极了,此时众人见他一副小大人的样子,无不怜爱之极,“医者,本就是治病救人的,医者的医术高了,便是天下病人的福音了。这交流经验并不是让大家将自己拿手的东西贡献出来,只是大家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而已。再者说,医者从学徒到可以独立看病,及至成为一位名医,其中的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