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也是一样的道理。
把《i“s》选定为连载漫画后,绘制name就变得比较简单。
毕竟已经有存在原稿,沈昕只需要把name临摹下来,并对细节进行修改。
相较之下,书名的确定,却让沈昕纠结了不少时间。
《i“s》这个名字的由来,是有讲究的。
“i”分别是指一贵(ichitaka)和伊织(iori)的第一个字母,“s”代表复数。
他总不能也找两个“i”开头的男主和女主名吧?而且,华夏名字中,没有拼音“i”开头的字。
但《i“s》这个书名,与第一话的内容有关联……不,应该说它贯穿了整部漫画,如果更换名字,会使整个故事的内涵减少很多。
思考再三,沈昕决定先起人名,女主依然使用“伊织”,只是把“苇月”去掉了。男主呢?叫“易贵”?
似乎……也不是不行。
这样的话,《i“s》就变成了《y's》,也不错,虽然有些像《伊苏》的缩写。
沈昕很清楚,借用别人的作品已经很过分了,现在又改了书名,他自己都感觉无法辩解。但他真的没办法解释“i”这个字母的含义,只能对桂正和老师说声“抱歉”。
既然确定了名字,沈昕也开始了name的绘制。
由于他的大脑里已经有了《i“s》的画面,所以画出name并没有费太多精力。只用了一个多小时,第一话的55页name便被他绘制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