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官道,一路往北狂奔。
昌平王的大军如今应该在洛关,快马需奔驰四日过未兴关,再过二日方到洛关。按理说,大军离弋阳不算太远,昌平王在弋阳时也留下了一些官员,若说他没有借机安排下自己的人手,林铭玉是不大相信了,然而,弋阳现在被控制的铁桶一般,昌平王那边怎的还没有反应?若不是情况太差,便是又有什么算计了。
林铭玉也顾不得管他们的算计,想起昌平王是为国在征战,再想想京都中毫无消息的涂凌光,手里的缰绳不由握得更紧。
弋阳府衙内,姜山渡在原知府的书房内见了一个奇怪的中年人。那人一袭带兜帽的风衣把人从头笼罩到脚,即便是到了房内,也没有把风衣去了。他向姜山渡略微欠了身,便自己找了椅子坐下,对姜山渡道:“姜将军,大汗的信你也看了,怎么样,明日,我要的东西能带走了?”
姜山渡脸色难看,把信拍在书案上,怒道:“你们怎能提出这样的要求?当初我们说好,我只为你拖住后面的粮草补给,赫连汗要把昌平王带领的军队拦截在未兴关外,这才几日,你们就打算背弃承诺不成?”
那人嘿嘿冷笑:“姜将军,谁说我们背弃承诺,你可不要随意诬赖我大汗!再说了,现在天寒地冻的,咱们的牛羊马犊冻死不知多少,为了替你们王爷干掉对手,又死了多少战马,死了多少兄弟儿郎,费了多少人吃马嚼!这些不是白花花银子换来的?如今,兄弟们都饿得啃雪啃草根了,就是人能饿着给你打仗,这马儿能饿?姜将军,你说说,这能说我们背信弃诺?若真是背信,这会儿,昌平王军已经打回你弋阳城了。不要忘了,我与你,才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明日酉时,我要在城门外看到粮食,若非如此,哼……”他衣袖一甩,袖着手就走了。
姜山渡看着他的背影,黑着脸把书案上的笔墨纸砚扫了一地。
明日酉时,明日酉时……姜山渡在屋内转悠着,回廊上传来一阵脚步声,有人禀道:“方先生来了。”
姜山渡忙让进来,对着迟迟来到的幕僚把蛮奴使者的话复述了一遍:“怎么办?赫连城太过分了,竟然在这个时候来要挟我,你帮我修书一封,立刻发往京都,请王爷定夺!”
方先生道:“将军莫急。赫连城既然敢说,就一定敢做。时间紧,我们要想想如何应对。”
“先生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