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叛军在阳山镇战场混乱之际,三十多家土司四千余私兵战场反水,他们将进攻的目标盯在了叛军**军阵吴三桂身上。自认为选准了时机反水的土司们,怎么也没想到吴三桂也不是个好欺的主儿,他早就派了一千火铳兵监视这帮地头蛇。当土司军出现异动之时,这些监视他们的火铳兵立刻向土司军开火。土司私军武器极差,他们手里的弓箭连明军都不如,在火铳面前土司手里的武器基本上可以称为一种摆设。这下战场热闹起来,**军打得叛军抱头鼠窜,吴三桂右翼火铳兵又把土司私兵打成了四处乱窜的走兽。随着**军骑兵冲入叛军军阵,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军多为身高体壮的北方汉子,这帮骑兵先是用马枪打完子弹后,随后将马枪**马鞍桥皮囊中。冲入敌阵之后,**军骑兵双手各持一把战刀上下飞舞劈砍叛军带出阵阵血柱。
随着吴三桂主将大纛旗倒伏,意味着阳山镇战役进入尾声。观战团军官们交头接耳探讨今天这场战役的得失,这次大战都统领田鹏在指挥上颇有亮点,阵法运用灵活不说还能出新。唯一的缺憾就是这川马太过矮小,**军将士们身材高大,骑兵不像是在骑马,更像是一个大汉骑着一头毛驴在作战。他们也清楚,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军惯用战马不适应这里的气候和地形,上万匹优等战马折损在云贵川三省,让皇帝张平安心疼得流泪。正所谓兵败如山倒,**军八千骑兵采用穿插战法直接向云南府城冲去,其中三千骑兵在疾驰十五里后断绝了叛军后路。三十家投靠吴三桂又临战反水的土司们没有一个捞着好处,他们主力被吴三桂督战队打散后,又被**军不分青红皂白一番射杀就没剩下几个完好的人。本来这帮土司临战反水之后,都统领田鹏对此很是头疼。
皇帝张平安曾经多次告诫田鹏,云南地界各民族杂居情况甚为复杂,一个省的土司数目比四川和贵州之和还要多几倍。在这里光凭武力征伐不是最终解决办法,有时候也得分化瓦解一些大土司,保留一些想与帝国友好的地方势力。皇帝张平安这话有很明显的针对性,他是要田鹏杀大存小,有益于帝国在云南政权的稳定。早前帝国就派了督察前往各处代表朝廷宣慰地方,不知道内情的外人,根本就不清楚**军督察中不少人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情报处的城候。他们早就在半年前就摸清了云南各地土司的家底。今日跟随吴三桂叛军作战的土司们,就是因为他们实力比小土司要大很多。这些人之所以要紧跟吴三桂,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地盘紧靠云南几个州府,他们早就见识过吴三桂军强大。作为相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