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手里的田契没有了官府存档对照就成为废纸一张。南直隶大地主多为官员,还有很大一部分挂在读书人的名下,这样做就是要逃避朝廷田税,而读书人借此可以不用耕作也有收入。大明时期官员也多是有功名的读书人,在他们名下的田产是不用上税,最后使得大明收不上来田税进而逼反了没有多少土地的百姓。对于这个让大明亡国的恶疾,手腕强硬的张平安肯定要割掉。
直到这个时候,张平安才深刻理解了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何要大开杀戒。作为帝国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有些时候你不能表现得过于软弱,要不然,一帮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都想踩在你的头上拉屎。历史上开国皇帝多为战场厮杀多年的老将,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多比较粗暴。张平安虽然看重读书人对朝局稳定做出的贡献,但也不能由着他们反对国策。不久,**帝国皇帝张平安下旨,科考乃是国之大事,朝令夕改朝廷威严何在?既然南方读书人不罢考,这场科举南方举子就不用上京城赴考。不仅如此,皇帝张平安下密旨,着令身处南京的侦缉处都统领许义安秘密侦办此事。皇帝张平安让许义安前往南京侦办这场罢考幕后黑手,张平安打算借此机会彻底敲断南方读书人身上那一股牛气,让他们知道**帝国的厉害。其实张平安在给南京的许义安密旨前,大致就猜到这幕后指使人无外乎就是前朝失意官员。
这帮人没能在新朝捞到职位,家中田产又被新朝查收,心中有怨气的他们当然想给朝廷添堵。这帮人想造反没有兵权,就算以前有兵权时根本就打不过破奴军,现在就更别提造反这件事了。然而,这个时代读书人掌控着**,他们要污蔑朝廷政策还是有很大迷惑性。这帮读书人深知,他们要直接攻击朝廷均田地新政百姓们绝对不会买账。毕竟朝廷派人丈量土地并将土地分给百姓们,得到了实际利用的百姓们,他们打心底是拥护皇帝张平安的这个政策。读书人借罢考生事,其主要目的是想,要挟朝廷恢复对读书人不征收田税的优厚待遇。让南直隶读书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帝国皇帝张平安出台一项关乎国运的政策时往往经过了十数年的谋划,一个天下免天赋的政策就是为丈量天下土地做铺垫。帝国将土地均分给没有田地的百姓又五年不用上税,这样善待百姓的皇帝天底下有谁不拥戴?
**帝国南方多年来文风鼎盛,要是南方举子参加科考一甲进士肯定都是南方人居多。本来这次科举皇帝张平安还在头疼南北举子在科考中比例,南方举子一罢考,到成全了张平安照顾北方举子的心思培养北方文风。帝国皇帝张平安张平安强硬表态,激怒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