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随后,张平安给古雅馨指出了一条赚钱的门路,那就是在河南和山东开设水泥工坊。
手里本钱雄厚的“平安”商号,很快在河南和山东修建了六家水泥工坊。总督张虎洲对此事极为重视,他给河道衙门下令,修建河堤采用水泥多用“平安”商号的货品。**帝国皇帝张平安屡次下发诏令,鼓励民间发展商业。帝国数年都没有征收过农税,但商业税收使得朝廷能收到千万两白银税赋。前朝大明农税只能收到四百万两白银,日子凑合一下还过得下去。**帝国商税能收上来上千万两白银,却老是感到银子不够用。每到这个时候,帝国大臣们就和大明朝臣一样,向皇帝张平安讨要银子。他们给出的理由也都差不多,这天下都是皇帝张平安的天下,家里出事家主当然得出银子。帝国皇帝张平安与大明朝皇帝有所不同,朝廷向内库借钱可以,要想白拿门都没有。这么多年来破奴城出身的官员依旧是没有挣钱的本事,就连收税也要靠破奴城土豪们自觉。面对这种情况,皇帝张平安终于使出了杀手锏,朝廷成立了一个独立于户部的税务司衙门。
现在户部官员多是前朝遗留官员,他们对算学一窍不通,让这帮外行去跟一帮精通算学的商人打交道,还不知道要漏收多少税。为此,张平安下旨从破奴城调来算学高手,这个衙门就交给内阁副**大臣龙涛负责。张平安这是在分**陈良的权利,龙涛这些年来日思夜想把陈良给挤下去,却从来没有如愿过。这回皇帝张平安让龙涛主持税务司,他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知人善用是皇帝张平安的长处,既然要敲打**陈良,最好的方式就是给他找一个对手。河道衙门郎中朱国章上了一道奏章,打算在卫辉府修建黄河分水河道。内阁几个**大臣们对治理黄河都是外行,他们只能将这道奏章上呈皇帝。张平安看完奏章后连连摇头,这朱国章治理黄河的心思是好的,就是把事情想得太过简单。你黄河在山东的河道都没有修缮完成,何来修建分流河堤一说。于是,张平安在奏章上批注,先修河道再行修建分流堰坝。
没想到郎中朱国章是个倔脾气,他再次上奏章阐述修建这个分流堰坝的重要性。一般敢于顶撞皇帝的人,大都属于不怕死且认死理的人。朱国章明确指出,必须先有这个分流堰坝,后续工程才能逐步完成。这回朱国章还在奏章中附上了河道地图,以证明他观点的准确。虽然张平安并不完全认可朱国章的建议,但朱国章是专业人士,哪怕是花钱卖一个教训也得动手实干才能检验真理。这或许是皇帝张平安将做出的一个不明方向决策,总是感到多少有些不踏实的他,思前想后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