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就是不理智的报价。
215亿美元这个价格也卡得柳若依相当的难受。溢价已经超过了百分之百,显然对方对于sprint也有志在必得的心理。
对于这个价格,柳若依相信sprint董事会的人肯定非常心动了。
“我们报价220亿美元,并且附加未来6个月负责完成融资80亿美元!同时,如果sprint股东不愿意出手股票,我们也可以接受最多百分之三十的股权价值同电盈进行对换股票!”柳若依思考了很久,才再度报出自己的价格。
如果有股东惜售,看好sprint的未来,那么柳若依也给他们一次选择的机会,按照现在的价格,互换百分之三十的股票,相当于电盈拿出百分之二十三左右的股票换取sprint百分之三十的股票。
这个互换比例不会让柳若依失去俩家电信运营商的控股权。
而且有利于电盈更加轻松收购对手。
但是柳若依的这个开价对于有些志在长远投资的股东来说,却是有着很好的吸引力。
电盈在亚洲区(包括澳洲大陆)的发展有目共睹,其发展模式具备了独特优势,比较有远见的投资者当然也会看到柳若依会在北美带来新的冲击,说不定未来sprint被电盈并购后有着很好的发展机会。
现在柳若依继续加码表明会追加投资80亿美元去,这就是表明了大力发展sprint的态度。
这才是并购最本质的原动力,通过并购增强竞争优势来获得更多的利益,尤其是sprint属于北美电信运营商中的弱者地位。
希望自由竞争的人,当然喜欢看到北美电信运营商市场是三强鼎立对消费者最有利。
果然,柳若依这个价钱开出去后,sprint董事会中对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