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取士,使得这平常人家的孩子,也能够当上大官成为身份高贵的官老爷。
宁书生感念乡民的恩德,又是块好的读书的料子,自然是存了朝金榜题名报效各位乡亲父老的心思。乡民淳朴,可若说真是没有那么几分骄傲虚荣的心理也是不尽然的。个个可都眼巴巴的指着这宁书生高中状元呢!
也不是这宁书生自傲,虽说父母早亡家境贫寒,可论起学问来,至少在这清河县中是少有敌手。便是那向来严肃古板的颜先生,也曾不无得意的表示,只要这学生加勤勉勿要被外事分了心神,不说别的,个探花榜眼之位是跑不了的。
儒家大昌,这颜先生在唐国的地位,也是不低。莫说其他,便是那肥头大耳平日里副趾高气扬模样的县官老爷,见了这位可是和老鼠见了猫样,连大气都不敢喘上声。
有传言这位颜先生,乃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涕鬼神的儒道大家。纵使是那当今的皇帝陛下见了这位,也得老老实实客客气气的叫上声先生。
但不管这个中内情究竟如何,只有点可以肯定的是:那宁书生,可是真真要金榜题名做榜眼探花的人物!又兼之这模样俊俏知根究底,虽说有那么几分书生意气,倒也可以理解。也因此,不知少少的闺阁姑娘们将腔心思系在了这宁书生身上。
也是那颜先生古板严厉,早便有言:若入了他门下,不干出番事业来、万不可沉迷于儿女私情!
那宁书生也是个知规矩的,若不然早不知出了甚事故。
相较之下那位不怎么出现在人前的江宁江公子,便有那么几分微不足道了。
倒也不是那姑娘们看不上这江公子,实在是那江公子虽看着副识趣的样,实际上就是块榆木疙瘩。任是让某位自称红鸾星君下凡的媒婆所破了嘴,也没有表现出对哪家姑娘感兴趣的样子。临了还给那媒婆递上沏好的茶水,饶有兴致的追问道: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