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这些话,苏辰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n华夏历史断层,300年前的祖先一个都不知道。
\n就算自己激活祖先象征,召唤出大禹,华夏依然没有人激活血统。
\n甚至在海东人动手之前,大禹连眼睛都不愿睁开。
\n不过这也很正常,祖先以前也是人。
\n要是后代子孙忘记了自己,谁心里不气?
\n其实就算是在以前的世界,大禹之名家喻户晓,禹庙祠堂更是遍布各地。
\n但是除了一些老人,在每逢年节时会去祭拜一番,年轻人又有几个会去?
\n说起某些小鲜肉的生日,这些人都如数家珍。
\n可对于自己祖先的祭辰,却是一问三不知。
\n但祖先就是祖先。
\n无论子孙记得也好,忘记也罢。
\n一旦被外人欺负,一样会毫不犹豫的出手庇护。
\n这才是割不断的血脉!
\n这才是真正爱护你的人!
\n这些人,才最应该铭记于心!
\n听见苏辰的话,许多华夏人都流露出羞愧的表情。
\n大禹的目光也柔和了一些。
\n沉默半晌后,再次开口问道:
\n“数千年之后,九州人丁兴旺否?”
\n上古时代,蛮兽横行,天灾不断,人族可谓是挣扎求生。
\n大禹治水十三载,划九州,合天下。
\n就是为了将各部族团结起来,共同抵抗灾祸,让华夏人族能够繁衍下去。
\n所以对于这位上古帝皇而言。
\n江山社稷远没有后世那么重要。
\n人丁兴盛,才是九州是否兴旺的根本。
\n苏辰笑了笑,再次拱手一礼。
\n“祖先放心,今日之华夏,人口兴盛至极,足有十四万万之巨!”
\n“就算放眼九州之外,也遍布我华夏子孙!”
\n听见苏辰的回答,大禹古井不波的眼神,终于起了波澜。
\n“十四万万?当真?”
\n“千真万确!”
\n就算身为上古圣贤,大禹也忍不住发出一声赞叹。
\n“没想到数千年之后的九州,居然如此繁盛!”
\n“那吾再问你,今日之九州百姓,可还受水患之害?”
\n在问出这个问题时,大禹表情瞬间肃穆。
\n上古华夏,洪水肆掠。
\n禹幼年随父亲鲧东迁,来到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