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已注销”的账号访问主页。
他顺着其中一个点进去,通过对比注销时间确认这确实是冯子凝的账号,也就是说,冯子凝在注销账号以前曾浏览过他的主页。覃晓峰没发现自己的主页上有什么能激怒他,以至于他要删除账号。他再看另一个“已注销”的账号,错愕地发现这是一个五年前注销的账号。
五年前已注销的账号怎么可能在最近登录并浏览schoolguy的页面?覃晓峰沉了沉气,根据这个“已注销”账号的登录时间,追溯确认这个访问的IP地址在日本。他再通过冯子凝的主页追溯,得到冯子凝最近一次登录schoolguy的IP地址就在国内。
冯子凝确实回国了,但这是哪里的IP?覃晓峰进一步进行精密查找,震惊地得知,冯子凝注销账号时使用的IP地址竟在科技园区内,距离覃晓峰的所在地只有三站公交车的距离。
面对这样的结果,覃晓峰震惊得连杯面也忘了吃。
他回到“最近访客”的界面,后知后觉地发现原来每天都会有“已注销”的访客。他把这些访客的IP地址一一查看,发现他们当中最早注销的时间在八年前,而他们各自注销时使用的IP地址又与最新访问时使用的IP地址完全不同。
这么看来,应该是有人得到这些人的账号以后,再通过虚拟地址登录网站。账号虽然已经注销,但曾经注册过的信息和发表过的内容都留在庞大的服务器里,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激活,虽然未必能够还原原本账号的信息,但依然能够用于浏览。
每一次浏览网站都得激活不同的“已注销”账号,这确实很麻烦。不过,所有有逻辑的行为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无限次的重复,只要把行为写成指令编写成软件,抓取一个早已无人问津的账号并使用虚拟IP登录网站,覃晓峰知道,这对冯子凝来说非常简单。
那么,在那么多“已注销”的账号所使用过的IP地址里,哪一个才是真实的?
首先,冯子凝如果要注销账号,必须得“诚实地”以自己的账号登录网站,那么他的IP地址应该与那个注销时的地址有关。其次,要是冯子凝果真每天运用随机抓取账号的软件进行登录,为了方便,他应该会把抓取账号和设置虚拟IP这两步写在一起。那么,冯子凝注销账号时,既然没有使用随机抓取账号的软件,他很有可能没有设置虚拟IP。
覃晓峰盯着冯子凝最后一次登录schoolguy的IP地址,手指在键盘上不着力地轻轻点了点,判断冯子凝极有可能于前一天晚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