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贾赦还如何自处,张老太爷知道后甚至想拼着最后的颜面上谏。
幸亏贾赦及时拦下来,深的不好多说,毕竟前几年还一副深爱人家女儿的模样,转过头再说和皇帝有真爱,自个没被强迫,这以后的关系恐怕要淡了下来。
只说以后皇帝若真的没了情分,大不了致仕回家,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反正没有什么大志向,这些都影响不到,没得为了这事儿让张家在皇帝面前被记上一笔。
这番半遮半掩的说辞越发让张家觉得贾赦是被逼迫的,帝王决定的事儿臣下又能改变多少呢,又担心皇上怀疑是贾赦撺掇着上谏的,到时候吃苦受罪的还是贾赦,只能作罢。
直言张家就是贾赦的后盾,不要什么都自个担着,把贾赦弄得很不好意思,只能尽力不让张家最后被太子连累走上那样凄惨的道路。可以说贾赦在以后几年里极大程度上调和了皇帝和太子的关系,尽量避免这原本关系很好的父子二人相互猜疑。
太子知道这事儿后倒没再觉得贾赦抢了母后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母后去时这么多年,不可能要求着父皇还是以母后为重,之前不忿新皇后也只是一时想左了。
太子没有反对甚至隐隐支持,一则是之前被贾赦救过,二则贾赦跟自己老师的关系,可以说基本上是一体,平日里老师言语中透露出的意思明显两家很是亲厚,贾赦间接的就跟东宫挂上了关系。
东宫出了事儿张家铁定跑不了,贾赦能坐视不管?再者和父皇这么亲密的关系,相当于给了自己一大助力,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也算弥补了自己缺少后宫支持的弱势。
别看现在自个的太子之位还稳固,就这老大、老三这两年就开始不老实,等再过两年其他弟弟们都大了,只怕会更加激烈。
贾赦要是个深受宠爱的女子,太子还担心多出来个受宠的弟弟,地位被威胁,可谁让他是男子,压根不存在这样的担心,甚至隐隐期待着贾赦能更受宠点,最好能让后宫的妃嫔们都退居三舍。
太子现在考虑很多事情隐隐都能站在一个帝王的角度,多少能预见未来自个的处境,有张家老大这些年来的影响,可不就是爱惜羽毛,生怕多生事端。
只要自己端的住,这皇位是铁定跑不了的,有些事可是多做多错。
贾赦在和皇帝相处之中越发顺畅,两人之间的感情也是突飞猛进,皇帝是越发嫌弃后宫的妃嫔,至此真的是彻底打消再有她人的心思。德全天天被人撒狗粮,看的牙都快酸倒了,不过看着陛下能有个真心人陪着也是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