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在某方面还是很好的继承了爱新觉罗家的毛病。
当然啦,官员和百姓可不这么想。
泰山封禅,在历朝历代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五经通义 》曰:“ 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这似乎纯粹出于政治目的,表示帝受王命于天,向天告太平,对上天佑护之功表示答谢,同时要报告帝王的政绩,表示其作为。
夏商周至今为止,中华上下五千年,只有寥寥十二位皇帝完成过此举,都是如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圣祖等文治武功十分杰出的英明帝王。
最后永珏还是同意了去泰山,好歹也得让历朝历代帝王都瞧瞧英明神武的朕!
对于孔家派衍圣公孔昭焕全程陪同的行为,永珏假笑着表示感谢。
“衍圣公客气了,能得万世师表孔家的赞赏,真乃人生一大幸事。”
孔昭焕嘴里发苦,他知道皇帝很介怀当初的事,只可惜那时他还不是衍圣公,无法左右孔家对那件事的态度。
只说是人生幸事,而非朕之幸事,是在拐弯抹角的表明,爱新觉罗·永珏是坐拥天下造福苍生的一代明君,即使得不到孔家承认,也依然如此。
孔昭焕暗中叹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孔家被历朝历代的君主捧得太高,早已忘乎所以,殊不知帝王尊重的不是孔家,而是念儒学长大的天下学子。
几日后,隆重的封禅大典举行。
永珏身着明黄色龙袍,挎着宝剑,一步步登上了高台,举目四望,一片寂寥。
他突然觉得有点冷。
这次东巡,两个情人都没来。
由于常年征战沙场,不败战神海兰察积劳成疾,卧病在床。
而林睿旸也是,身为吏部尚书的他不仅要操心朝政,还要兼顾皇帝的身体,防治他再次病倒,结果临行前倒下的人却成了他自己。
两人的病情来势汹汹,要不是东巡早已筹备好,永珏都不打算来了。
“高处不胜寒…”望着眼前景色,陛下幽幽长叹。
绵惇非嫡长,又有资质相差不多的皇子心中不服,在朝中拉帮结派,一心要让毓庆宫换个主人。
诸子夺嫡,后宫妃嫔各出奇招,朝堂硝烟弥漫,他高坐龙椅之上,冷冷的看着他们上蹿下跳,一举一动都清清楚楚。
谁有野心,谁被利用,谁隐藏在暗处,他看的分明。
永珏突然觉得当年的自己很可笑,皇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