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帝王啊,这就是将他养大的,他名义上的阿玛呀!
乾隆沉默的坐在御案前,用茶杯盖拨着琥珀色的液体,眼神深邃莫测。
他有些愧疚算计了这个憨厚耿直的孩子,但绝不后悔。
帝王都是很迷信,他们总认为自己是上天的孩子,承天受命,可清朝历代帝王从没有哪个是生在二月二的!
永珏越大,他就越不安,这孩子命太好了,竟然熬过了天花,这在诸皇子里可是头一个,还有水痘、伤寒、白喉,可以说,永珏小时候把该吃的苦都吃完了,那以后会不会苦尽甘来?
老天爷有没有对这个孩子另眼相待?
清朝最多疑的帝王不由自主的考虑着这些,直到后来发现他性子憨厚老实,念书也不行,才稍稍放下了提着的心。
还记得皇考常教育他“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乾隆慢慢靠在椅子上,暗下决心,若是永珏这次出征回来还能保持本心的话,留在他身边的粘杆处人手就撤回来吧。
“吴书来~”乾隆突然出声。
“奴才在。”阴影里一个不甚显眼的人影躬身回答。
“你觉得永珏如何?”
吴书来想来想,答道:“永珏阿哥憨厚老实,又一心为皇上着想,想必是个纯良的。”
乾隆点了点头,感慨万千:“是啊,一转眼都……”他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虚岁该十七了,明年选秀给他指个好的。”
他转念一想,战场上刀剑无眼,永珏又是以普通旗人的身份参军,能不能活着回来还是个未知数,越想越觉得有些内疚,应该叫这孩子留个后,万一……也好收场。
“上次留牌秀女的名单给朕拿来。”乾隆命令道。
修长的手指划过一页页纸,终于在某行停住了,他沉吟半晌,道:“吴书来,拟旨。”
回到阿哥所还没喘两口气就被套出了自己要以普通旗人身份出征而恼怒不已的哈姬兰喋喋不休教训了半个时辰,好不容易把人哄去准备晚膳,吴书来带着圣旨到了。
“特谕、朕奉皇太后懿旨,原太常寺卿林子瑜之女诞育名门,钟祥华阀,秉性柔嘉,特赐为谨贝子侧福晋,正月初五完婚,钦此。”
包括府邸银钱田庄铺子在内,林林总总一大堆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