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顿了一顿,紫英改口说道:“或许只是巧合,倒省得我们想法提醒他。但还是要照计划,把那些‘证据’放出去。”
“这些事依旧由你安排。我会紧盯水溶,若他行事与我们预计的有了偏差,再设法矫正。”
说话间,忽有狂风疾掠,卷过楼前高树带起呜咽哭声,扫下最后几片枯叶。
“寒冬将近,百草伏折。”谢公公似是意有所指:“它们能耐多久的寒霜?”
☆、第68章 六十七上奏
自打存了效仿华阳夫人的念头,元春便暗中调查新皇子喜好,试图找机会试探一二。
只是打听到的事多了,约略摸清了皇子脾气,她却又烦恼起来:那皇子八面玲珑,话虽不多,却是恰到好处,与人言谈,人皆赞他可亲可近。入宫不几日的功夫,连气性最大的周贵妃提起他来,也是赞不绝口。元春听安插在她宫里的婢女说,某次周贵妃无意说漏了嘴,听那漏出的口风,竟与元春存了同样的心思。
两人虽同为贵妃,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却大是不同。若周贵妃也想与这新皇子联手,自己根本没有任何胜算。元春本想再多探听些消息、一切筹谋妥当再行事,得了这消息后顿时按捺不住。心道富贵险中求,有时错过一时便要懊悔一世。一咬牙,直接找上了皇子。
换着借口接近了几次后,元春打量新皇子为人,觉得有三四分可行。便借着某次宫宴,私下离席,半含半露地同皇子吐露了自己的意思。
她原以为皇子说不定托辞婉拒,至不济也要拖延几日,好生考虑。却不承想,听罢她那席与他一见如故,满心将他当亲生儿子似的疼,愿意以后扶持他的话儿之后,新皇子只愣了一愣,当场就点了头:“娘娘此意甚合儿臣心意。实不相瞒,儿臣亦久慕娘娘慈爱温柔,巴不得有您这样一位母亲。自今往后,儿臣便将您当做亲生母亲来孝敬。”
一席话说得元春眉开眼笑。虽有些奇怪他为何答应得如此痛快,但转念想到新皇子不知身世,自幼长在民间,初入深宫被富贵迷了眼、轻信了自己许下的好处,也未可知。遂心安理得起来,又对他吹嘘了一番将来的锦绣前程,直到抱琴再三提醒时辰耽误得太久、恐众人起疑,方依依不舍地回席。
大事既定,元春心怀大畅,不由忘形多吃了几杯。离席时不胜酒力,便先在亭下歇着,让宫娥回殿抬了软毡抬轿来接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