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薛蟠却把这话认了真,将声音又压低了几分:“我听人说,这件事北静王也很上心。近来招徕的门客比以往多了好些,似乎还做了别的事,难免手头不凑。我今天来本是想……咳咳,只是看了这里的气象,又不免沮丧。任他再怎么手头不凑,也是皇室宗亲,听说陛下随手赏他的,都是别人一辈子求不到的珍宝。他怎会看得上我这小小皇商的孝敬?”
但凡与贾府走得近的人皆知,贾蔷与荣府不合已非一日两日。况且稍后或许还有请他帮忙之处,薛蟠便照着妹子的主意,露了口风给他。
闻言,贾蔷似笑非笑地看着他:“老薛,你把这话告诉我,不怕我转头说给老太太她们听?”
“得了,你怎么待她们,难道我不知道?老实告诉你,三年前刚到京城时,我听了你的事还纳闷。等住了些时日后,我才晓得,被他们坑的不独我薛家,你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只是我家却又比你更苦。”
薛蟠并母亲妹妹一开始还以为贾政是好意帮他们,直到所谓打通关节的银子一次比一次要得多,被勒啃了一二年才渐渐回过味来,然而已是骑虎难下。因王夫人书信挑唆,薛姨妈已同几个小叔闹得几乎翻脸,若回老家,还不定怎么着,只得装作一无所觉,继续隐忍,伺机寻找出路。
千辛万苦在京里打听了一年,知道北静王深受宠信,又有望登位。甫一得知他正短银子使,便欢欢喜喜前来探路。
但薛家着实没个得力的人,总不能将这事交给管家掌柜们去办,妥不妥当尚在其次。一旦走漏风声,贾府定然不依。贾家是地头蛇,薛家却非强龙,届时大有麻烦。是以宝钗一力主张出其不意,不能让任何人知晓。所以连找贾蔷帮忙都是找了借口,直到入了王府,自觉事成一半,薛蟠才道出实情。
薛家自以为行事机密,却不想早被贾蔷看穿。当下贾蔷也懒得再装惊讶,只微微一笑:“自古男儿有高志。你终究姓薛,虽说四大家族同气连枝,但一昧靠着贾府却也非常事。你想上进谋个出身,乃是志存高远,只是我不明白,你难道只是想给王爷献银子?”
薛蟠向来被人看低,笑他才疏学浅。纵有人肯奉承他,也是夸他有钱、夸他御女有道。难得有人夸他志向高远,顿时喜得抓耳挠腮,马上把贾蔷认做了知音。一时将妹子的话都忘光了,忙又说道:“你可别小瞧。王爷虽说呼声最高,然到底非正统苗裔,也得四处打点活动,结交重臣,才便日后行事。我家虽非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