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回学堂继续上学,做一个有用之人。”我想了想说,“总之我不想呆在陈家。”
“也好,那你就跟我回去吧。”小舅终于同意了我的想法。
这是我第一次离家出走。也算不上不辞而别,临走时我我给母亲和继父留下了一封书信,在信中向他们辞行。我想我的字迹并不是特别歪歪扭扭,他们应该看得懂。我的离开,也许对他们来说都是好事。今生我亲眼目睹了娘亲的幸福,那么就让我远远的看着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吧。
***
秋风吹散了平阳府里浓浓的中药味,大夫每日进出,下人脸色难看,想是平阳侯曹时的身体再度抱恙。管家说,长公主已经带着世子回公主府去住。
怀里揣了几个馕饼,我闷闷不乐地坐在门槛上。曹襄不在,自然常夫子和骑射师傅都不在,我一心向学的念头统统泡了汤。
“已经回来了,怎么还是不开心?”小舅从我怀里顺走一个馕饼。
我瑟缩,秋风有点冷。
“半年前平阳府还那么热闹,现在人都走光了,这么冷清我不习惯。”
“我倒是有一个想法。”小舅嘴里塞满了馕饼,“听说哥哥们在京师置了一份新宅邸,不如你跟我去投奔他们吧。”
“真的?”我看小舅的目光中充满了期冀。
小舅点头:“你舅我早就想去京师逛逛了。”
“等我,我这就去收拾包袱。”我一路小跑奔回自己的房间。
\t\t\t\t\t\t第4章 04 未央
晡时的太阳照在脸上,秋风吹乱满头青丝。沿着吕梁山东麓,一天一夜的脚程,小舅带着我顺利走出河东郡,坐上了黄河渡船。这是我第一次坐这么大的渡船,远远望去,波涛滚滚,河面千帆竞发,迎着曰入时分的漫天落霞,甚为壮丽。
黄河之水九曲十八弯,经过黄土高原,在此处触底回旋,形成了两大平原:东面的河东平原,和西面的关中平原,而一道渭水将关中平原分割成南北两片。渭水北面名为左冯翊,西面名为右扶风,渭水南面就是京兆尹,三地合称为“三辅”。我们的目的地——京师,就坐落在渭水南岸。诗经有云: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当年秦康公过此地送重耳回晋,今日我和小舅自晋地而来过此处进京,一来一回,心境恐怕是天壤之别。
过了黄河,就进入了关中平原。比起河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