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你要是去找后账,不是不行,一般得搭上一半的钱;要是闹腾,很难有结果不说,以后也就别想在行里混了。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找后账的多了去了。而且往往会拿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报警、打官司的,那也是屡见不鲜。
很多人不理解,评判眼光不一样,用现在的社会准则或者法律规定来评判,也无可厚非。不过,在大部分老玩家心目中,还是认可古玩行的老规矩的。文玩古董它不是必需品,简单来说,玩的就是眼力和心思,玩得起你玩,玩不起别玩。
这民国时期的窜货场里,一件东西两个人交易好说,但如果一件东西价值很高,被一堆人看上怎么办呢?
那就得“封货唱标”,就像这件雍正珐琅彩合家欢赏瓶这样。
东西放中间,然后让众多买家写标、封标、投标。这也有点儿像缅甸翡翠公盘出现过的“暗拍”。
投标结束,指定人员一一唱标,出价最高的,若是货主认可这个价格,那就是他的了。拿走。
这件雍正珐琅彩合家欢赏瓶,在当年的窜货场,出价最高的,是东四牌楼一家古玩店的姓王的老板。
一万五千大洋!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一块大洋,在燕京,就能在大馆子里吃一顿涮羊肉;在沪海,能够来两客整套西餐。
说一万五千大洋能顶现在几十万到上百万,也不太科学,因为彼时和此时物价不一样,很多情况也不一样。现在能拿出几十万一百万的人,肯定要比当年能拿出一万五千大洋的人多得多。
这个价格,的确是很高了。
鬼眼门没有掌眼参加这次窜货场,而且这件珐琅彩是货主临时拿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