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懒旧诗新作, 夜月冬雪酒温。散看花落风啸,疑似霜满后村。谢景行不自觉喃喃地低声念出声。
寇准规诧异地看向他,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在街上摆摊的市井小老板居然也会认字, 果然不能随便看低任何一人。
“这样的就是大炎朝的一首好诗”谢景行不禁怀疑他刚才听错了, 应该是那几个十来岁的少年郎自己信手而作,然后出于对自己的自信, 盲目地像大众展示吧。
“这当然是一首好诗了, 寥寥四句就将一幅冬日赏雪图描绘得淋漓尽致, 只需闭上双眼,这幅画面变跃然于脑海之中,恍若身临其境。”寇准规闭眼凝思,“这可是通州府城四大才子之首的平浩然随性而作, 不过几日便被传颂到中兴县, 被中兴县书院学子争相背诵。”
谢景行不忍卒读地闭上眼,“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作为一个从小被唐诗宋词熏陶的现代人, 他虽然不会写诗, 可他也大概懂得一首诗的好坏。
更何况他可是十几所联校举办的诗词大赛冠军,脑袋里随便一首诗都比扇面上那无法言说的几行字强,让他夸那首诗好, 他感觉有些对不起他从小到大的语文课本上的诗,也属实有些违心。
这是何等错乱的感觉, 大炎朝上上下下那么多读书人, 就真的找不出一个能写出一首比得上华夏诗歌的人吗
这就是谢景行有所不知了,一个参加科举的大清朝人,说不定还是一个老书呆子, 身上随身携带的都是科考用书,一首诗词都没带,去了远古时期,必须为生存与各种危机作斗争,哪有时间、精力写诗
能把文字流传下来,将各种圣人之言保存还传扬开已是殊为不易。
他离世后,后人光是将那些科举用书吃透就已获益良多,“诗”这种文学体裁也才没出现多少年,大炎朝是有史以来最崇尚读书的朝代,能彰显读书学子风韵的“诗”才终于被广大读书人所追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