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渐渐转凉,临近中秋的时候,后宫又进来了好几位妃嫔。
赵烨和会废黜后宫,可秦淮不会。
甚至在登基那天就封了两位贵妃,之后便有大大小小的妃嫔。叶昭依旧是皇后,明面上叶昭是顶着他自己孪生姐妹叶氏的名号,这样一来,即便是以前见过他的人也不能用这件事来拿捏他。叶家知情的人也会因为忌惮叶昭而不敢对他的母亲造次。
那些妃嫔都是朝臣心甘情愿送进后宫来的牺牲品,或者说是加注在未来的筹码,各安心思。
向来只有他秦淮拨弄权利天平的时候,他岂会容许自己被别人当做天平上能拨动的筹码。他不会宠幸这些妃子,他尚且年轻,正直壮年,根本还不用考虑子嗣这一说法。但他喜欢看人斗,朝堂之上的群臣角决他喜欢看,后宫里的明争暗斗他都默许,斗得越是凶狠的、活到最后的人,他或许会看一两眼,只是因为对同类的好奇,但最后这些人都毫无例外的被处理掉。
养金丝雀的鸟笼外没必要再留几条毒蛇。
如此一来,只剩下些安分守己之人。后宫的女人基本上都是官家女子,即使在罪证兼具的情况下杀掉一些不安分的妃嫔,某些人也妄图将手伸到他的后宫来,秦淮也丝毫不理会某些不识趣的朝臣的警告。将自己的女儿送进来的之前,就该想到这是个杀人不见血的刑场。
他花了一些时间来对朝堂进行换血,能干就干,不能干的直接滚。他不需要一些终日只会看着自家后院的尸位素餐的官员。嫌命太长他也不建议让白玉阶下的白骨再垒高一层。
帝王心术,阴谋划策,不过股掌之间。
秋试很快就送来新的青年才俊,秦淮换掉的官员斟酌过后选人将空缺的职位补上。其实很多人选在他还是摄政王之时就已经选定,他称帝只是为了更名正言顺的把他们扶上位。丞相还是出自叶家,但不再是叶绍安,而是他的嫡子叶煦。
秦淮本来的亲卫暗卫直接搬到明面上作为督察百官的机构,直接听命于他。天朝的国力本就强盛,在他手中一切更是发挥到极致。不出两年,大军便挥师北上,直接把当时还是四分五裂、内斗不止的蒙古纳入版图。
有了北边辽阔的牧场,便可以驯养成千上万的战马,军事储备进一步扩大。但秦淮并不急于下一步南下,而是选择休养生息半年。
甘泉宫内,秦淮一手摊开手中的密函,信中说到西境边陲有小国佯装行商队伍袭击驻扎在那的军营,秦淮收起那封密函,神色无甚变化,径直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