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长谷维新以及原来干过铁路的二十多人和常富的镇厂游击队混编成支队的铁路大队,任命谷维新为大队长兼政委,应大权为第一中队队长,常富、王长胜等40多人全部进山集训。
事实证明了宋柱国这步棋的战略意义:谷维新带着应大权的一中队在不长的时间先后剿灭了民愤极大的董文海部和专搞磨擦的九区民团,打通了平西根据地和晋察冀根据地的交通线。
常富和耿普一见如故,连铁路大队的二中队长都不愿做,自愿担任特务连的警卫排长,后来在他的努力下,特务连的警卫排不到一年时间扩充到210人,直接升为支队的警卫连,常富也成了副营职干部。王长胜在整训结束后回铁道大队担任二中队队长,第二年在谷维新抽调到晋察冀军区后担任铁路大队大队长。因为个上与宋柱国极为相似,一直为宋柱国所倚重。后来受张荫梧的影响,在政见上产生迷茫,违反了支队作战命令,造成部队和根据地损失,愧而开枪自杀。
27
第二十一章囚笼政策
第二十一章囚笼政策
1940年,华北方面日本派遣军司令官多田骏为了巩固平津一带的形势,在平西地区加大了“囚笼政策”的推行力度。他调集了一个师团的日军,加上伪蒙疆军、伪治安军,一下凑集了1万多人的队伍,以各县城为中心,逐步向我根据地推进蚕食。一方面开始修筑怀来到北平的铁路,另一方面强行征集民工修筑各县城到各主要集镇的公路,并在公路沿线每隔五里修筑一炮楼,三里一岗哨。军区为了避免与日军正面作战,跳出了外线。并指示宋柱国游击支队利用山区的地形开展游击战,保存自己的实力。
张波前段时间利用部队整训的空挡,带着通信排,在灵山的各个山峰上都架设好了电话线。需要的时候只要在隐蔽处找到线头接上电话机就可以联络。他还安排几个大队在两处进山的路口上改造了工事,重点是交通壕的连接,部队纵深活动的余地大大加强。部队这次对反扫的信心更足了。
这次敌人的扫分成了十路,主要的一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