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货币。
一是携带方面,二是价值高,现在商人几乎都是用白银做交易。
整个朝廷一年财政不过区区两千万两,光是李柷和朱友能赚的私房钱在开元柜坊现金流就已经达到了八九百万两。
若是加上二人投资,像是钢铁、玻璃、粮、油、布、茶等等行业固定资产加起来,二人的家产顶大唐十年税收总收入,妥妥的富可敌国。
满清有个大贪官和珅,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大唐有个朱友能,不过朱友能的幕后老板是李柷。
没有人知道李柷私下多少财产,反正升任户部尚书的张文蔚知道,凡是朝廷缺钱的时候,李柷都会从私库拿出一大笔钱来倒贴。
比如兴建学堂,光是开元柜坊陆陆续续的投了数百万两银子进去了。这些都是以捐赠的名义,这也使得洛阳城学童都能上得起学。
人才的稀缺,逼着朝廷将科举,三年一考改为一年一考。
只有算科,改为秋季。
不同于以往,算科现在成了科举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
李柷力排众议,说白了就是懒得跟那些脑袋似花生米大小的臣子们解释。秋季的算科,是朝廷重中之重。
历朝历代,算科只是旁枝末节,根本没人注重。
偏偏李柷,他最注重的就是算科的考试。
明算科,科举考试科目之一。唐代设,用于选拔算学方面的专门人才。试《九章算经》三帖,《五经算经》、《五曹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周髀算经》、《海岛算经》、《孙子算经》等各一帖,《缀数》六帖,《缉古算经》四帖,并兼问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