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私塾先生开始主动学习算学、物理、化学等新知识,希望能在这场教育变革中找到新的立足之地。
当然,也有不少私塾先生收到来自公办学校的邀请,每月3石米的月俸,只要好好干,也是足够一名公学教书先生养家糊口了。
不管龙国各个阶层对于这次科举制度改革的评价如何,新科举制度却是实打实的很是坚定的在整个龙国推行了下去。
报名参加三个月后恩科的全国学子,络绎不绝。
这毕竟是龙国最后一次没有年龄限制的科举了,这次要是再不参加,以后那可就没机会了。
参与报名的学子,报名处那边会售卖《龙国宪法》、《算学》、四书五经、《物理》、《化学》等书籍。
好吧,这又是陈平安为了敛财,想出来的一个办法。
科举报名处售卖的书籍,除了四书五经和《龙国宪法》,其他的《算学》、《物理》、《化学》等书籍,可都是陈平安让人编写的一些教材。
想要在接下来的恩科中有所成就,《算学》、《物理》、《化学》这些书籍,你总得买上一本,研究一下吧?
当然,不买也可以,不买考试的时候,你就等着抓瞎吧。
在这无数报名科举的学子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陈平安这个皇帝的自己人。
这些自己人,绝大多数都是陈平安从海外移民中培养出来的一些基层管理人才。
这些海外移民其实也都是龙国人,只是移民到海外生活了不少年而已。
随着陈平安开始掌握朝政,这些在海外被培养出来的基层管理人才,也都被陈平安重新调回了国内,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作为陈平安的自己人,这些人自然是有优势的,《算学》、《物理》、《化学》,这些人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在学习了。
熟记《龙国宪法》,更是这些基层管理人才的必备素质。
可以说,龙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场科举,就是为这些人量身定做的。
目的就是陈平安要光明正大的让这些人,正式进入龙国官场。
龙国第一次科举考试的考场,则是被陈平安定在了全国各地新建的一些公办村学中。
这样的好处就是各地的学子不需要长途跋涉集中到县城亦或者府城之后,再去考试了。
报名科举的学子,只需要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参与到这次全国性质的考试中来。
整个考试的治安维护工作,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