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新部门,名曰教育部。”
“教育部者,旨在教书育人,有教无类,专门负责天下各级公办学堂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至于教育部尚书一职,就由朕先暂时担任吧。”
“诸位爱卿,可还有其他意见?”
兵部尚书杨嗣昌也出声道:“陛下,臣以为,新科举制度的考核内容,有所不妥,儒家经典作为历代皇朝选拔人才的核心,传承千年,意义深远。如今新科举制度中,儒家经典在考试内容中的占比只占两成,只怕天下读书人难以接受,恐生变故。”
陈平安呵呵一笑:“诸位爱卿,可有曾想过一个问题,以儒家经典作为选拔人才核心的历代皇朝,为什么都逃不出灭国的命运?”
朝堂上再度陷入一片死寂,大臣们被问得哑口无言,面面相觑,无人能立即作答。
因为,这个真的不好回答啊!
陈平安目光如炬,扫视着众人,继续说道:“并非是儒家经典无用,而是一味地只看重这些经典,培养出的人才往往与实际脱节。”
“天下局势日新月异,但儒家经典太过保守,太过因循守旧,若新科举依旧以儒家经典为主,培养出的官员只懂之乎者也,不懂经世致用,又如何能应对天下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难题?”
“就拿朕给诸位爱卿展示的电报而言,儒家文化兴盛几百上千年,可曾出现电报这种瞬息之间,便能将消息传到千万里之外的神器。”
“儒家兴盛几百上千年,可曾出现朕现在正在大力推行的不需要人力畜力,只需要烧煤就能驱动的蒸汽火车?”
“儒家兴盛几百上千年,儒家核心思想的“仁、义、礼、智、信”虽好,但有这样一套高大上核心思想的儒家,可曾杜绝过官僚集团的贪赃枉法行为?”
“没有,都没有,这说明什么?说明儒家思想在很多地方太过因循守旧。”
“朕从来不否认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但朕更想自己的天下可以延续万万年。”
“所以,儒家只需要保留他的仁、义、礼、智、信,替朕教化万民,提高天下百姓的思想道德水平即可。”
“《龙国宪法》才是以后龙国约束每一个人行为的唯一标准。”
“朕推行法治,并非在于要推行什么严刑酷法,而是在于让龙国的每个人都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懂法之后的每一个人,还能够分辨出别人可以做什么,又不可以做什么,可以做到互相监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