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而一个仁君,绝不可能是赵阔等这些奸贼的对手。
\n
\n
所以,他才让太子开通文馆,以寻求新的辅政之才。
\n
\n
莫非,这就是通文馆学子的作品?
\n
\n
梁帝迅速看完文章,连连点头,最后连忙将最底下的一张纸抽出来。
\n
\n
上面题着的,俨然是一副对联。
\n
\n
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n
\n
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n
\n
横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n
\n
梁帝指尖下意识颤了颤,眼睛缓缓睁大。
\n
\n
这篇文章固然很好,堪称千古奇文,区区几百字写尽了一个少年的沧桑和凌云壮志。
\n
\n
可最打动梁帝的,却是这对联的横批!
\n
\n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n
\n
若天下人都有这觉悟,大梁如今岂会沦落到奸臣当道,民不聊生的地步!
\n
\n
能写出这横批的人,是个人才。
\n
\n
梁帝抬头看向太子,欣慰道:“看来你找到了一个不错的人才,你这么捂着,那说明这人朕是知道的。”
\n
\n
“说吧,是哪位大臣的后辈?”
\n
\n
太子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