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肖和平为了照顾他母亲身体,从五大队调到在城里施工的三大队。到了三大队就当上路工小队的小队长,带领着刚从北京远郊区县招来的插队学生干活。
肖和平有一个毛病,干活行,就是不爱学习。一同参加工作的同学,通过学习,获得这样那样的文凭,都纷纷离开工人岗位,走向了管理岗位工作。肖和平却一直工作在生产第一线。他成了铺路施工的行家里手。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铺路基本上靠人工,从修建路床开始,到铺石渣,再到连接石渣的油层,都是用人工干。最后一道工序,铺沥青面层是使用摊铺机铺筑。那个时期,虽然年年从社会上招收大批青年人加入华政工人队伍,但一到干活时,劳动力还总显不足。
进入八十年代,铺路基本上实现半自动化,挖掘机、翻斗车和平地机的介入,大大减轻了工人的体力劳动。同时,在施工工艺上,二灰料代替了石渣料,又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进入九十年代,除铺路基石与人行步道砖需要人工施工外,其它工序都进入了机械化施工。所以,现在企业中的正式工人绝大部分成了富裕的劳动力。
石原和小马来到肖和平家已经是下午六点多钟了。肖和平刚伺候妻子刘兰花吃完晚饭,下楼来活动活动,散散心,正好与石原和小马打个照面。肖和平上前打招呼说:“石书记,您这是看谁来了?”肖和平看见石原手里提了一桶花生油,小马左手提了一袋面,右手提了一袋米问。
石原还没回答,小马就抢着说:“肖师傅,我和书记看您来了。您还不把书记的手里拿的油给接过来。”
小马是七八年农村插队来的学生。他在插队时表现就很好,来单位后就担任了团支部书记,第二年,他入党提干,后又送市委党校脱产学习两年,毕业后,就到三分公司担任党支部书记工作。
公司机构改革时,调到公司工会任工会主席。成为公司领导班子中最年轻的干部。他刚参加工作时,肖和平就是带他们干活的班长。所以,见面他要叫肖和平师傅。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