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了半天话,有些口渴的妍清,端起茶杯喝了两口,才笑着放下茶杯,“秦升,你说呢?”
“奴才以为,主子心中早就成算,既然不打算处置沈德,那对他态度好些也无妨。”秦升比浅画年长,对妍清为人处世的方式也更了解。
“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妍清今天心情不错,单手托腮还挺有讲故事的兴致的。
“前朝,洪武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的二儿子秦王朱樉,在前往西安就藩的路上,因为舟车劳顿,嫌弃厨子做的饭菜太难吃,就让人将做饭的厨子,拉出来鞭打了一顿。”
浅画眨了眨眼睛,并不觉得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皇子藩王呢,打个厨子儿子,实在算不得什么大事,别说鞭打了,就算是杀了,换一个新的也就是了。
毕竟,在主子眼中,奴才的命实在算不得什么,能跟在一个仁善的主子身边伺候,对奴才来说是最大的福分。
“太祖接到关于秦王的密报后,对其它事情都不感兴趣,唯独对这一件小事十分重视,赶忙给秦王下了一道敕谕,着人加急送至秦王府。
在谕旨中,太祖对秦王:‘膳,立命也,非操膳其事者不得其精,将操膳者视以寻常,是不可也,若频加棰楚,不测之祸,恐生于此’。”
这几句文言文,秦升和浅画听的不太明白,妍清也没立即解释。
“无独有偶,三皇子晋王朱棡就藩的路上,也发生过同样的事情,因为一件小事,就将厨子打了一顿,太祖知道后,也因此教育了晋王一番。
太祖说:‘吾帅群英平祸乱,不为姑息,独膳夫徐兴祖,事吾二十三年未尝折辱,怨不在大,小子识之’。”
妍清又喝了口茶,才开口解释:“这两句话,第一句是说,饮食是一个人的命脉,只有厨子对做饭最精通,因此不能将厨子和别的奴才一视同仁。
如果对厨子频频责罚,使对方心生怨怼的话,很可能会因此招来祸患。
第二句话也差不多,明太祖对晋王说,自己一辈子南征北战,杀伐果断,从不姑息妄纵,唯独对御厨徐兴祖优礼有加,二十多年未曾折辱过。”
“可是,可是……咱们府中有侍膳太监呀……”浅画觉得应该没有主子说的那么严重吧,谋害主子不仅自己要掉脑袋,就连家里人也都会被牵连的。
“侍膳太监只能试毒或药,如果厨子没想毒死主子,只是在菜或汤里吐两口口水,够恶心人,还很难被发现。”
“啊……真的会有这种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