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虽是同样的回答,当年的皇上是皇子,效仿的是身为皇帝的皇阿玛,表露出的是自己亦想登基为帝的胆量、野心和理想。
\n
\n
同时也表现出了,对于皇阿玛帝王功绩的认可。
\n
\n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康熙的心中,先帝在位时间虽短,却也为大清做出了诸多贡献,整顿吏治,发挥汉官的作用,鼓励垦荒,恢复被战乱破坏的农业经济。
\n
\n
加强皇权,废除了诸王贝勒管理各部事务的旧例,停止圈地,放宽逃人法,缓和民族矛盾,尽力削弱蒙古对满族的影响。
\n
\n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他遵先帝遗志登基,后仍不改父志,为将大清治理好而勤政亲贤。
\n
\n
弘晖只是亲王之子,效仿他阿玛,目标也不过是亲王之位,在胸襟上就逊色了一筹。
\n
\n
许是不知自己阿玛的野望,也或许是心中清楚,却不好宣之于口,具体如何,只有弘晖心中清楚。
\n
\n
至于皇上如何理解,也只有皇上自己知道,现在,皇上只是微微颔首道:“不错。”而后看向弘晖身侧的弘昭。
\n
\n
弘昭并未收到大哥的影响,拱手恭敬作答:“孙儿做为爱新觉罗家的子孙,至今无缘见识大清的万里河山,心中一直憧憬不已。
\n
\n
若是有朝一日,孙儿不仅想要览遍大清山川河海,还想去往域外,为我大清开疆拓土。”
\n
\n
这番话,是弘昭的肺腑之言,是额娘告诉他,大清不只有京城,世界也不只有大清,如果可以的话,他确实想要到处去看看。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