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城中有一陆姓粮铺,与众不同,未随波逐流提价,仍以五文一斗之价售粮,且实行限购。\\" 李君羡言及此事,语带赞许。
\n
\n
李世民听罢,心情稍霁,暗自感慨,在这乱世之中,终有一家能持守良心,不随波逐流,实为难得。
\n
\n
李世民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奏章之中,长安周边各县纷纷上奏,请求朝廷继续发放赈灾粮食。然而,面对空虚无粮的朝廷,这些请求令李世民头痛不已,心中焦虑如焚,苦思解决之道。
\n
\n
此次大旱,灾民之众,半数涌入长安,余者则被周边各县拦截,尽力赈济。然先前所发赈灾之粮,各县已消耗殆尽,如今无奈,唯有求助于朝廷。此情此景,令李世民倍感压力。
\n
\n
泾阳县衙之内,县令陈忠面露苦色,他四处奔走,求助当地豪族富商,希冀他们能施以援手,共渡灾荒。然而,所到之处,皆遭拒绝,令陈忠心中倍感无奈与挫败。
\n
\n
泾阳县内,赈灾粮食所剩无几,仅能支撑数日。灾情持续,不知何时方能缓解,陈忠身处绝境,已无计可施,心中充满无奈与焦灼。
\n
\n
\\"大人,何不前往陆家庄一试?\\" 主簿向陈忠进言,提出建议。
\n
\n
\\"陆家庄昔日确乃富庶之地,然陆老爷五年前撒手人寰,其独子尚且年幼。去年突厥陈兵渭水,陆家庄首当其冲,饱受战火摧残。此番劫难之后,陆家庄是否仍有余粮,实在令人怀疑。\\" 陈忠叹息一声,言语中透露出对陆家庄现状的担忧与无奈。
\n
\n
昔日,陆老爷乃泾阳县内闻名的大善人,乐善好施,口碑极佳。每逢灾荒,总是慷慨解囊,助人渡过难关。然今时不同往日,陆家庄自身亦遭逢不幸,其能否再施援手,确实难以预料。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